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低氮条件下氮高效水稻株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等性状的基本特征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1-21页
    1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第11-12页
    2 我国氮肥使用及利用现状第12-13页
        2.1 我国氮肥投入概况第12页
        2.2 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率概况第12页
        2.3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意义第12-13页
    3 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方面的差异第13-14页
    4. 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关系第14-15页
        4.1 产量构成因素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关系第14页
        4.2 源、库性状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关系第14-15页
        4.3 物质生产和分配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关系第15页
        4.4 氮素吸收利用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关系第15页
    5. 氮肥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5-17页
        5.1 氮肥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5-16页
        5.2 氮肥对源库性状的影响第16页
        5.3 氮肥对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第16-17页
        5.4 氮肥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7页
    6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第17-20页
    7 本研究的意义第20-2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1.1 供试材料第21页
    1.2 材料培育与试验设计第21页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21-22页
        1.3.1 干物重的测定第21页
        1.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第21页
        1.3.3 叶面积和库容量的测定第21页
        1.3.4 植株含氮率的测定第21-22页
        1.3.5 稻米品质的测定第22页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第22-2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3-62页
    2.1 供试群体低氮条件下的聚类分析第23-43页
        2.1.1 供试遗传群体水稻株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聚类分析结果第23页
        2.1.2 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株系生育期与株高的差异第23-24页
        2.1.3 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株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第24-27页
        2.1.4 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源库性状的差异第27-30页
        2.1.5 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差异第30-35页
        2.1.6 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第35-43页
    2.2 典型氮高效与氮低效水稻株系产量等性状的比较第43-47页
        2.2.1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产量的比较第43-44页
        2.2.2 产量构成因素的对比第44-45页
        2.2.3 源库性状的对比第45页
        2.2.4 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对比第45-47页
        2.2.5 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对比第47页
    2.3 典型氮高效与氮低效水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第47-62页
        2.3.1 加工品质第47-48页
        2.3.2 外观品质第48-49页
        2.3.3 营养品质第49-62页
3. 讨论第62-68页
    3.1 水稻基因间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差异第62页
    3.2 氮素吸收及氮素利用对产量的影响第62-63页
    3.3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征第63-64页
    3.4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源库性状的特征第64页
    3.5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征第64-65页
    3.6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氮素吸收利用的特征第65-66页
    3.7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稻米品质的特征第66-68页
        3.7.1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稻米加工、外观品质的特征第66页
        3.7.2 氮高效水稻遗传群体株系营养品质的特征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菊花品种表型性状与SCoT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下一篇:氮肥与行距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