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靶向结合线粒体并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蛋白诱导细胞凋亡功能研究
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基因突变位点的克隆及其应用
转座子与整合子遗传标记在耐多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相关性探讨
Ca2+结合区域关键氨基酸对人细小病毒B19磷脂酶A2活性影响的研究
副溶血弧菌在逆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不同菌株生长速率特性的研究
一种耐药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免疫学效应的实验研究
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的研究
双功能siRN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
表皮调节素、纤联蛋白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HBV进入肝细胞机理初步研究
伤寒沙门菌质粒pRST98和毒力基因spv对巨噬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E2蛋白与E7蛋白的直接相互作用及效果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影响吩嗪合成基因phzA2表达的调节基因的筛选及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PA2800和znuA基因功能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中吩嗪对外排泵MexGHI-OpmD调节机理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中MuxABC-OpmB调节基因的筛选及研究
冠状病毒Nsp1蛋白生物学机理研究及HR2片段的抗体研发
磷硫酰化DNA在细菌中作为抗氧化剂的机制研究
基于SBT分型技术的广州地区嗜肺军团菌群体遗传学研究
TREM-1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定植的相关性研究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小鼠成骨细胞PAX1基因表达的影响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外膜蛋白T致病相关的功能研究
荚膜透明质酸在新生隐球菌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嗜酸乳杆菌食品级表达系统的构建
伤寒沙门菌SNPs分子分型分析和鼠伤寒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SARS冠状病毒木瓜样蛋白酶对IRF3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
靶向AHAS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的研究
肺炎克雷伯氏菌重要膜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
CRISPR系统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构建及其在乳酸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铜绿假单胞菌FtsZ及其调控系统的生化特性
铜绿假单胞菌CdpR对致病因子的调控途径及其功能的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Cas6蛋白与巨噬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究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六种虫媒病毒方法的研究
抗胃肠道胁迫益生菌的筛选及产品开发
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粪便微生物区系差异比较
人体肠道内产雌马酚菌的分离及其性质的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C2、C1、B2基因型中SSR的比较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的核酸适体对病毒生活周期的影响
我国黑龙江林区鼠型动物巴尔通体感染调查与分离鉴定
白念珠菌HOG基因致病相关性研究
钩端螺旋体Lig 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慢病毒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研究
应用微列阵技术快速鉴定常见致病性分枝杆菌
乙肝病毒X蛋白相关细胞因子的分离、鉴定及功能性研究
轮状病毒SA11衣壳蛋白VP7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及IgY的制备
青春双歧杆菌BA005抗逆性研究及其功能性应用
人巨细胞病毒UL146基因-α趋化因子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及人乳头瘤病毒6型和11型的实验研究
大肠杆菌pks岛中插入岛的缺失以及插入岛生物学活性初步研究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