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立题背景 | 第11-19页 |
·益生菌的定义及功能性 | 第11-14页 |
·双歧杆菌概述 | 第14-15页 |
·嗜酸乳杆菌概述 | 第15-17页 |
·益生菌饮料的功效 | 第17-19页 |
·国内外益生菌饮料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国内益生菌饮料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国外益生菌饮料发展概况 | 第21页 |
·本课题涉及领域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2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来源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供试菌株 | 第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试剂盒及其来源 | 第25-26页 |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第2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5页 |
·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7-29页 |
·生长曲线测定 | 第29-30页 |
·益生菌的益生特性研究 | 第30-31页 |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以及复配优化、菌粉的保存稳定性的研究 | 第31-32页 |
·益生菌发酵脱脂乳以及发酵乳的物性特性研究 | 第32-33页 |
·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工艺控制 | 第33-34页 |
·代谢产物分析 | 第34页 |
·吸管和瓶盖设计以及菌粉+辅料的量的确定 | 第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64页 |
·益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5-38页 |
·益生菌的分离纯化及筛选、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鉴定 | 第35-36页 |
·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36-38页 |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益生菌的益生特性研究 | 第39-45页 |
·益生菌对低pH胃酸的耐受性实验 | 第39-40页 |
·益生菌对高浓度胆汁盐耐受性实验 | 第40-42页 |
·益生菌对肠道有害菌群的抑菌性实验 | 第42-44页 |
·益生菌抗药性实验 | 第44-45页 |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及复配优化、菌粉的保存稳定性研究 | 第45-51页 |
·冻干保护剂单因素的确定 | 第45-46页 |
·冻干保护剂正交组合复配优化的确定 | 第46-48页 |
·益生菌菌粉的保存稳定性研究 | 第48-51页 |
·益生菌发酵脱脂乳以及发酵乳的物性特性研究 | 第51-58页 |
·五种酸奶的pH值和滴定酸度结果 | 第51-52页 |
·五种酸奶的质构特性测定结果 | 第52-54页 |
·剪切速率与剪切力和表观粘度之间的关系 | 第54-58页 |
·全自动发酵罐发酵工艺控制以及代谢产物分析 | 第58-62页 |
·发酵罐发酵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发酵代谢产物主体物质的测定 | 第59-62页 |
·瓶盖、吸管设计以及菌粉+辅料量的确定 | 第62-64页 |
·瓶盖、吸管的设计 | 第62-64页 |
4 讨论 | 第64-67页 |
·菌粉饮料开发的必要性 | 第64页 |
·益生菌代谢产物与益生特性 | 第64-65页 |
·5 株益生菌冻干保护剂的选择和保存稳定性研究 | 第65-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