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肺炎克雷伯氏菌重要膜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1.1 生物膜简介第18页
    1.2 膜蛋白论述第18-19页
        1.2.1 膜蛋白结构分类第19页
        1.2.2 膜蛋白功能介绍第19页
    1.3 合成生物学第19-20页
    1.4 蛋白质工程第20-21页
    1.5 代谢调控第21页
    1.6 生物信息学第21-23页
        1.6.1 核酸序列分析第22页
        1.6.2 蛋白质序列分析和结构预测第22页
        1.6.3 生物信息学分析常用软件第22-23页
    1.7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第23-24页
        1.7.1 RecA重组系统第23页
        1.7.2 RedA系统第23页
        1.7.3 ZFN/TALE技术第23-24页
        1.7.4 Cas系统第24页
    1.8 立项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肺炎克雷伯氏菌膜蛋白的结构分析及研究进展第26-40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肺炎克雷伯氏菌膜蛋白研究进展第26-28页
        2.2.1 外膜蛋白第26页
        2.2.4 内膜蛋白第26-27页
        2.2.5 膜蛋白研究进展第27-28页
    2.3 肺炎克雷伯氏菌膜蛋白跨膜区域和功能概括第2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氏菌膜蛋白基因敲除菌株构建第40-52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材料第40-41页
        3.2.1 菌株和质粒第40页
        3.2.2 培养基及菌株培养条件第40-41页
        3.2.3 试剂与仪器第41页
    3.3 实验方法第41-46页
        3.3.1 RecA系统第42页
        3.3.2 构建基因敲除打靶载体第42页
        3.3.3 基因组模板和质粒pET-28a质粒提取第42-43页
        3.3.4 目的基因和菌落PCR和产物回收第43-44页
        3.3.5 双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第44页
        3.3.6 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回收第44页
        3.3.7 目的基因与质粒pET-28a连接第44-45页
        3.3.8 双酶切验证第45页
        3.3.9 热转化法和电转化法第45-46页
    3.4 膜蛋白基因敲除菌株构建第46-47页
        3.4.1 单基因敲除第46页
        3.4.2 双基因敲除第46页
        3.4.3 pspD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第46-47页
        3.4.4 pspA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第47页
        3.4.5 双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第47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3.5.1 目的基因敲除及验证第47-50页
        3.5.2 影印法消除重组型质粒第50-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探究pspA和pspD基因对K.Pneumoniae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2-66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SDS-PAGE第52-53页
        4.2.1 样品及处理方法第52页
        4.2.2 蛋白电泳配制方法第52-53页
        4.2.3 实验方法第53页
    4.3 MADLI-TOF/TOF-MS第53-54页
        4.3.1 MALDI-TOF/TOF-MS检测差异性蛋白条带第53-54页
    4.4 Real Time PCR探究膜蛋白基因对K.Pneumoniae转录水平的影响第54-55页
        4.4.1 实验材料第54页
        4.4.2 Real Time PCR所用引物设计第54-55页
    4.5 Western Blot探究膜蛋白基因对K.Pneumoniae翻译水平的影响第55-57页
        4.5.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5-56页
        4.5.2 实验方法第56-57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57-64页
        4.6.1 SDS-PAGE检测突变菌株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第57-58页
        4.6.2 MALDI-TOF-MS检测差异性蛋白条带结果第58-61页
        4.6.3 荧光定量PCR——转录水平检测第61-64页
        4.6.4 Western Blot翻译水平检测第64页
    4.7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pspA和pspD蛋白对K.Pneumoniae表面形态影响的探究第66-70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66-67页
        5.2.1 实验材料第66页
        5.2.2 实验方法第66-6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7-68页
        5.3.1 SEM观察突变菌株表现形态变化第67页
        5.3.2 AFM观察突变菌株表面形态变化第67-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探究膜蛋白pspA和pspD对K.Pneumoniae代谢的影响第70-74页
    6.1 引言第70页
    6.2 实验材料第70-71页
        6.2.1 实验菌株与材料第70-71页
    6.3 实验方法第71页
        6.3.1 摇瓶发酵培养第71页
        6.3.2 生物量检测第71页
        6.3.3 代谢底物消耗测定第71页
    6.4 甘油/葡萄糖为底物发酵第71-73页
        6.4.1 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结果第71-72页
        6.4.2 以葡萄糖为底物发酵结果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结论第74-76页
    7.1 总结第74-75页
    7.2 创新点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附录第82-84页
    附录1 试剂第82-83页
    附录2 仪器第83-84页
致谢第84-8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86-88页
导师和作者简介第88-90页
硕士研宄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分析-Kernel Copula技术在股指期货套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