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傅山诗文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咏草诗赋研究
论“吟咏情性”--以《诗品》为中心
混沌中入世近俗的独醒者--论阿城小说人物塑造的审美价值
丁玲、韦君宜文学活动比较研究
亦舒长篇小说的闲笔研究
《国语》议论艺术研究
文学视野下的《盐铁论》研究
王士禛题跋研究
“到世界去”--徐则臣小说研究
优雅如斯—潘向黎创作论
金庸小说与江南文化精神--以人物形象为中心
孙宜及其文学家族研究
宋诗中的三国
铁保研究
盛唐诗歌写景艺术研究
王锡阐诗文研究
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儿童小说叙事研究
论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民间性
五四儿童诗的启蒙追求
南宋自度曲美学研究
先秦文学的等待审美研究
《文心雕龙》“文道”思想研究
金末元初苏门山士人群体研究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研究
19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重构
中唐哀祭文研究
江南文人趣味与葛亮小说创作研究
唐绝句修辞艺术研究
对主流话语与男性话语的双重解构--论女性新历史小说
19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皮錫瑞《詩經》學研究
《文心雕龙·辨骚》研究
礼以立体:《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
论叶广芩创作中的“寻根”意识
陈循诗歌研究
从“花街”到“耶路撒冷”--论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
《诗经》的音乐学研究
中国古诗词的意象美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论冯至20-40年代诗歌的叙述性
《红楼梦》成书过程与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
诗学策略与历史关联—“90年代诗歌”的发生
耿占春非同一性主体意识研究
20世纪40年代新文学史的撰写研究--以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为中心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作品经典化研究
元代《录鬼簿》研究
林语堂小说死亡叙述的审美文化阐释
论当代“新工人诗歌”创作主题的多元性
王士禛《古诗选》研究
抗战时期的诗歌朗诵运动研究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