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成书过程与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本课题的主要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四、本课题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早期稿本与脂本前80回形象之变异论 | 第15-24页 |
一、现存脂本系统中的秦可卿 | 第15-18页 |
二、曹雪芹早期构思中的秦可卿 | 第18-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庚辰本与程高本前80回人物之差异论 | 第24-47页 |
一、尤三姐:品行的质变 | 第24-32页 |
二、敏探春:形象的延伸 | 第32-38页 |
三、勇晴雯:性格的增强 | 第38-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程高本后40回改续原著形象之优劣说 | 第47-64页 |
一、贾宝玉:叛逆因子的趋避 | 第47-51页 |
二、凤黛钗:情感色调的褪变 | 第51-59页 |
三、其他人物形象的变异 | 第59-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成书过程影响形象塑造的规律之探析 | 第64-76页 |
一、亲友干预:为贤者讳的心理 | 第64-69页 |
二、有本可循:特征化改写模式 | 第69-72页 |
三、无本可依:定型化续写理念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