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小说死亡叙述的审美文化阐释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林语堂小说创作简介 | 第10页 |
二、林语堂小说死亡叙事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突出之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林语堂小说的死亡叙事 | 第14-34页 |
第一节 “死亡情结”与死亡形式的叙述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有预示的死亡 | 第16-26页 |
(一)特定物象对死亡的预警 | 第17-22页 |
(二)梦境叙述的死亡预警 | 第22-24页 |
(三)其他的死亡预警和暗示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死亡叙述的一般特征 | 第26-34页 |
(一)死亡细节的简略节制 | 第26-28页 |
(二)丧葬礼仪的简略零散 | 第28-31页 |
(三)内视角间接叙述 | 第31-34页 |
第二章 林语堂死亡叙述的审美效果 | 第34-42页 |
第一节 死亡暗示的情节效果 | 第34-36页 |
第二节 营造清冷的悲剧氛围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构建“平和的悲剧” | 第37-40页 |
第四节 “留白”的悲剧效果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林语堂死亡叙述的文化意蕴 | 第42-53页 |
第一节 “死亡情结”与林语堂的生命意识 | 第42-45页 |
第二节 死亡“简略”叙述法的文化玄机 | 第45-49页 |
第三节 死亡预叙与鬼神文化 | 第49-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附:硕士阶段科研、获奖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