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古代戏曲论文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5页
第一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编选体式研究第15-34页
    第一节 晚明时选本型格律谱特征研究第15-21页
        一、文学选本第15-16页
        二、戏曲格律谱第16-19页
        三、清唱度曲谱第19-21页
    第二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版式、插图研究第21-25页
        一、版式内容第21-23页
        二、插图第23-25页
    第三节 编选者及版本研究第25-28页
        一、《南音三籁》的编选者及版本第25-26页
        二、《太霞新奏》的编选者及版本第26-27页
        三、《吴骚合编》的编选者及版本第27-28页
    第四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出现原因探究第28-34页
        一、南曲创作的繁兴及曲唱的盛行第28-30页
        二、规范南曲格律谱的需要第30-34页
第二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文本内容研究第34-60页
    第一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作品研究第34-41页
        一、《南音三籁》选曲情况第34-37页
        二、《太霞新奏》选曲情况第37-39页
        三、《吴骚合编》选曲情况第39-41页
    第二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题材及风格研究第41-47页
        一、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的题材研究第42-43页
        二、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录曲目风格研究第43-47页
    第三节 明代曲体文学选本选曲流变第47-51页
        一、小令、套数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第48-49页
        二、散曲、剧曲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第49-50页
        三、南北曲在明代曲体文学选本中选录的流变第50-51页
    第四节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选曲题材和风格单一的原因探究第51-60页
        一、南曲的风格特点及南方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第52-53页
        二、理学的松动与“情”的张扬第53-54页
        三、吴中地区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第54-57页
        四、文体自身演进的规律第57-58页
        五、编选思想第58-60页
第三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曲体格律规范研究第60-83页
    第一节 订正南曲格律第60-71页
        一、对蒋孝、沈璟谱的继承第61-63页
        二、对蒋孝、沈璟谱观点的商榷第63-71页
    第二节 用韵的规范第71-75页
    第三节 厘正集曲第75-83页
        一、订正集曲——以《南音三籁》为例第75-78页
        二、三种选本中集曲数量分析第78-81页
        三、三种选本中集曲形式的变化第81-83页
第四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理论研究第83-134页
    第一节 选本型格律谱评点中的“尊体”理论第83-88页
        一、曲体文学的地位认识第83-86页
        二、曲体文学的功用价值第86-88页
    第二节 选本型格律谱评点中的曲体文学创作论第88-108页
        一、体制第88-95页
        二、文辞第95-101页
        三、文律——载体与文辞第101-105页
        四、不同题材内容的创作方法第105-107页
        五、散曲之病第107-108页
    第三节 选本型格律谱中的清唱指导理论第108-116页
        一、清唱与剧唱的区别第108-110页
        二、选本中对清唱的指导第110-116页
    第四节 《南音三籁》品评等级的建构第116-121页
        一、《南音三籁》“三籁”品评体系的建构第116-119页
        二、《南音三籁》“三籁”品评体系的实践意义第119-121页
    第五节 《太霞新奏》中的吴江派作家品评体系第121-126页
        一、品评原则第122-124页
        二、评点方法第124-126页
    第六节 晚明散曲观的新变: 《吴骚合编》中的“心曲”观研究第126-134页
        一、“心曲”观的建立——对散曲创作之弊的指正第127-129页
        二、“心曲”的功用——抒发情感与休闲养性的重要工具第129-131页
        三、“心曲”的价值: “心”与“声”的关系第131-134页
第五章 晚明选本型格律谱出现的曲学意义第134-156页
    第一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文体学意义第134-141页
    第二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曲体学意义第141-148页
        一、规范曲律第141-146页
        二、联套的规范第146-148页
    第三节 选本型格律谱的文献学意义第148-156页
        一、提供了一个曲学、曲作进展的横剖面第148-150页
        二、曲体文学文献的保存第150-154页
        三、戏曲理论的保存第154页
        四、保存了作者生平以及交游的信息第154-156页
结语第156-158页
附录第15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7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8-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9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重构
下一篇:金末元初苏门山士人群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