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古代朝鲜宫廷音乐机构的形成与变迁
明清扬州古琴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
论唐代鼓吹乐的兴盛
汉武帝时期的音乐文化研究
近代“国粹主义”音乐思想产生、衍进、发展过程的研究
葛朝祉音乐活动及史料研究
新浪漫主义守望者的宣言之作--霍华德·汉森的《浪漫》交响曲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研究与分析
制度与记忆:南朝宋宫廷音乐的重建
汉晋音乐制度与俗乐
民国时期的中国童声合唱艺术研究
魏晋文人音乐特点形成原因浅析
北朝隋唐间的乐器实物遗存与中外音乐交流史
“声”、“音”、“乐”—先秦文献中的音乐思想考察
从音乐表意的角度看西方早期器乐语汇的形成
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
清宫廷吉礼用乐研究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音乐思想研究
斯蒂尔《美国黑人交响曲》的“民族主义”音乐观念研究
陈田鹤艺术歌曲研究
探寻在基督教精神影响下,西方音乐中的人性关怀
作为音乐史家的朱谦之
巴洛克时期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比较研究
《汉书·礼乐志》的文本细读与历史叙述学研究
“乐”,如何成为“德之华”--从《诗经》中记录的礼乐活动看“乐”之核心价值观的艺术化呈现
《上海口琴界》期刊研究
论二十世纪以来曲艺音乐文化在天津的变迁--以北方鼓曲为例
音乐家李惟宁研究
对林乐培《秋决》之分析
菲律宾民族弹拨乐队--朗达拉亚乐队的研究
20世纪湖南音乐家群体研究
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与深化--中国音乐史学史证范式研究
“山歌社”及其历史影响
唐代墓志铭中的音乐史料研究
陈田鹤的音乐教育、文论及晚期思想转变情况研究
隋唐至明代礼乐观念变化辨析
广州音专“岭南音乐专家群”的形成--陆仲任教育思想及其成果的考察研究
“乐改”纪事本末
艺术经济研究:唐代宫廷乐舞生产、消费的经济基础
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
19~20世纪捷音乐家约瑟夫·苏克的音乐学研究
延安时期音乐艺术的价值研究
中国合唱发展的症结--五线谱合唱读谱
江苏“五大宫调”音乐文化研究
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与“五四”精神
悲情主义--18、19世纪德国音乐风格研究
让“谈摇色变”成为过去时--摇滚精神与文化的阐释
魏良辅《曲律》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
近三十年来我国歌唱嗓音保健与发声矫治研究文献述评
中国早期文献中的远古谣歌研究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