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水稻OsVDAC5及其互作蛋白OsV5IPs的功能初探
不同施肥措施对东北春玉米氮素利用率和温室气体的影响
内外源ABA对营养生长时期水稻叶片角质层的影响
小麦低磷响应基因TaEF和TaCP功能分析
百脉根几个共生基因在水稻中共表达及其对水稻转录组的影响
高粱蜡层缺失突变体sb1农艺性状分析与基因定位
乙草胺抗、感糯玉米自交系筛选及其相关生理研究
水稻基因组间杂种ACD、AACD的多倍化及比较研究
种植模式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和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籼型血缘对东北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大豆冠层特性和养分积累规律研究
不同覆膜时间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外源改良剂与灌溉水中铅对水稻生长及铅富集的影响
利用菇渣制作有机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
环境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粒形的影响
种植密度和覆膜对雨养区春玉米需水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不同颜色地膜和种植密度下东北雨养区春玉米生长动态模拟研究
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热及其生长的影响
光合细菌J1对稻苗土壤供氮水平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地膜覆盖与施肥条件下光合碳在玉米—土壤系统中动态分配与运转
精确定量施氮对水稻产量生理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荞麦MAT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苦荞芦丁水解酶的序列鉴定及表达纯化
不同施肥对高粱生长及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稻草不同处理方式对盐渍型水稻土铁锰形态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及稻田气体调节功能的影响
玉米种子逆境萌发能力及其与种子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沈农265苗期耐冷性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
稻米不同剖层成分含量及镁调控对水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陕甘宁三省(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评估、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
基于星地多源数据的冬小麦湿渍害风险评估及监测研究
中国典型区域水稻土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及其与溶解性有机质化学多样性的生态关联
纳米生物质炭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研究
协同光学与SAR遥感数据的水稻空间分布、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制图研究
不同Wx等位基因导入水稻品种9311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水稻不育系材料
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在水稻响应过量铜和甲基紫精诱导的氧化胁迫中的作用
水稻品种宝大粒与矮格拉F2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水稻锌指蛋白基因OsLSD1.1调控水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水稻花粉有丝分裂相关基因PMR及花粉萌发相关基因OsSTA99的功能研究
HTH家族成员OsHTH1在水稻花药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碳氮管理对玉米—小麦轮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影响
荆州黑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水稻OsTSD2基因对于根的生长和种子发育及萌发的功能研究
水稻镉相关基因OsNRAMP6的功能研究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高亲和硝酸盐转运蛋白OsNRT2.3跨膜结构初探
水稻粒形基因qGS7和茸毛基因HL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外源ABA与SA对冬小麦越冬前后苗期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