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形基因qGS7和茸毛基因HL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第一节 水稻粒形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9-15页 |
1 控制粒形的粒长基因 | 第9-12页 |
2 控制粒形的粒宽基因 | 第12-13页 |
3 控制粒形的长宽比基因 | 第13-14页 |
4 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表皮毛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15-19页 |
1 拟南芥中的典型表皮毛基因 | 第15-17页 |
2 水稻中的相关表皮毛基因 | 第17-18页 |
3 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9-49页 |
第一节 水稻粒形基因qGS7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第19-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1.1 亲本材料和群体构建 | 第20页 |
1.2 田间种植 | 第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2.1 荧光定量PCR | 第20-23页 |
2.2 候选基因的测序分析 | 第23-26页 |
2.3 农艺性状调查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3.1 研究结果 | 第27-33页 |
3.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水稻茸毛基因HL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第35-4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1.1 亲本材料和群体构建 | 第35-36页 |
1.2 田间种植 | 第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42页 |
2.1 性状调查 | 第36-37页 |
2.2 精细定位结果的验证 | 第37-38页 |
2.3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验证 | 第38-39页 |
2.4 构建CRISPR载体 | 第39-4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3.1 研究结果 | 第42-46页 |
3.3 讨论 | 第46-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附录 | 第5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