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种子理化性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前言第11-17页
    1.1 种子活力第11-14页
        1.1.1 种子活力的概念第11-12页
        1.1.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第12页
        1.1.3 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第12-13页
        1.1.4 种子活力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玉米种子的物理特性第14-15页
        1.2.1 玉米种子的千粒重第14页
        1.2.2 玉米种子的容重第14-15页
        1.2.3 玉米种子的比重第15页
        1.2.4 玉米种子的物理扫描特性第15页
    1.3 玉米种子的化学组成第15-16页
        1.3.1 淀粉第15页
        1.3.2 蛋白质第15页
        1.3.3 脂类第15-16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2.材料与方法第17-23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2 试验器材及用具第17页
    2.3 试验方法第17-23页
        2.3.1 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第17-18页
        2.3.2 玉米种子的物理特性的测定方法第18-19页
        2.3.3 玉米种子化学性成分的测定方法第19-21页
        2.3.4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21-23页
3.结果与分析第23-60页
    3.1 供试玉米种子发芽率分析第23-27页
        3.1.1 供试玉米品种种子标准发芽率第23-24页
        3.1.2 供试玉米品种种子低温发芽率第24-26页
        3.1.3 供试玉米品种种子田间出苗率第26-27页
    3.2 供试玉米品种种子物理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分析第27-54页
        3.2.1 供试玉米样品种子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分析第27-29页
        3.2.2 供试玉米种子容重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分析第29-31页
        3.2.3 供试玉米种子比重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分析第31-33页
        3.2.4 玉米种子扫描特性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第33-54页
    3.3 玉米种子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第54-60页
        3.3.1 玉米种子淀粉含量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第54-56页
        3.3.2 玉米种子蛋白质含量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第56-57页
        3.3.3 玉米种子脂肪含量与种子活力的相关分析第57-60页
4.结论与讨论第60-62页
    4.1 结论第60-61页
        4.1.1 供试玉米品种的种子活力第60页
        4.1.2 玉米种子物理特性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第60页
        4.1.3 玉米种子化学成分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第60-61页
    4.2 讨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米不同剖层成分含量及镁调控对水稻食味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模型的空间路权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