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不同颜色地膜和种植密度下东北雨养区春玉米生长动态模拟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4页
        1.2.1 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13-14页
        1.2.2 栽培技术进步在提高作物生产力上的应用第14-15页
        1.2.3 AquaCrop模型应用研究进展第15-22页
        1.2.4 Logistic模型应用研究进展第22-24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6页
    2.2 试验设计第26-28页
        2.2.1 试验区概况第26-27页
        2.2.2 试验设计第27页
        2.2.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27-28页
    2.3 数据来源第28页
        2.3.1 气象资料第28页
        2.3.2 作物资料第28页
        2.3.3 土壤资料第28页
    2.4 参数计算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AquaCrop模型的春玉米田间水分和生长模拟第30-61页
    3.1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与参数调试第30-38页
        3.1.1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第30-35页
        3.1.2 模型参数的调试第35-37页
        3.1.3 AquaCrop模型的验证第37-38页
    3.2 地积温与气积温转换关系第38-46页
        3.2.1 土壤温度日变化第38-40页
        3.2.2 土壤温度与日平均气温关系第40-42页
        3.2.3 不同处理对有效积温的影响第42-44页
        3.2.4 覆膜处理下积温补偿系数和积温补偿值第44-46页
    3.3 基于改进AquaCrop模型的春玉米生长动态模拟与分析第46-59页
        3.3.1 土壤含水量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3.3.2 冠层覆盖度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8-53页
        3.3.3 生物量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3.3.4 春玉米产量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8-59页
        3.3.5 AquaCrop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地膜颜色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第61-76页
    4.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特征第61-70页
        4.1.1 Logistic模型构建第61-63页
        4.1.2 不同处理对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的影响第63-65页
        4.1.3 模型拟合效果评估第65-66页
        4.1.4 不同处理对干物质积累动态过程的影响第66-69页
        4.1.5 最大干物质量与干物质动态过程特征量之间的关系第69-70页
    4.2 不同处理对玉米干物质转运的影响第70-73页
    4.3 春玉米干物质与产量关系第73-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9页
    5.1 主要结论第76-77页
    5.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热及其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生物炭基肥和水分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土壤养分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