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29-5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9-3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29-30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3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2-51页 |
1.2.1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1.2.2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研究进展 | 第35-37页 |
1.2.3 作物湿渍害研究进展 | 第37-41页 |
1.2.4 星地多源降水数据融合研究进展 | 第41-51页 |
1.3 作物湿渍害风险评估和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52-5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5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52-53页 |
1.4.3 论文结构 | 第53-54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54-56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资料 | 第56-6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56-58页 |
2.2 数据获取及处理 | 第58-68页 |
2.2.1 TRMM降水数据产品 | 第58-60页 |
2.2.2 MODIS系列数据 | 第60-62页 |
2.2.3 SRTM DEM数据 | 第62页 |
2.2.4 SoilGrids数据 | 第62-63页 |
2.2.5 地面气象站点数据 | 第63-65页 |
2.2.6 其它数据 | 第65-68页 |
3 冬小麦湿渍害综合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 | 第68-82页 |
3.1 湿渍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 第69-72页 |
3.1.1 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模型 | 第69-70页 |
3.1.2 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 | 第70-72页 |
3.2 湿渍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 第72-75页 |
3.2.1 冬小麦湿渍害等级指标 | 第72-73页 |
3.2.2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模型 | 第73-74页 |
3.2.3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结果 | 第74-75页 |
3.3 湿渍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 第75-78页 |
3.3.1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模型 | 第75-77页 |
3.3.2 承灾体脆弱性评估结果 | 第77-78页 |
3.4 冬小麦湿渍害综合风险评估及区划 | 第78-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4 地面雨量计观测与卫星反演降水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 第82-134页 |
4.1 星地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方法 | 第82-90页 |
4.1.1 面点克立金插值法 | 第82-84页 |
4.1.2 地理差值分析法 | 第84-85页 |
4.1.3 具有外部飘逸的克里金法 | 第85-86页 |
4.1.4 地理加权回归克里金法 | 第86-90页 |
4.1.5 验证方法 | 第90页 |
4.2 基于国家站观测资料和TRMM降水数据的降水融合研究 | 第90-119页 |
4.2.1 基于ATPK的TRMM降尺度分析 | 第90-93页 |
4.2.2 基于国家站观测资料和TRMM数据的月降水融合 | 第93-103页 |
4.2.3 基于国家站观测资料和TRMM数据的旬降水数据融合 | 第103-109页 |
4.2.4 融合误差来源及不确定性分析 | 第109-119页 |
4.3 基于区域站观测资料与TRMM降水数据的降水融合研究 | 第119-129页 |
4.3.1 基于区域站和TRMM数据的月和旬降水数据融合 | 第119-122页 |
4.3.2 站点密度及空间分布对融合结果的影响 | 第122-129页 |
4.4 讨论 | 第129-132页 |
4.4.1 集成ATPK和GWRK方法的优势 | 第129-130页 |
4.4.2 不同降水估计的误差来源及不确定分析 | 第130-132页 |
4.4.3 星地多源降水数据融合的进一步改进 | 第13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5 冬小麦湿渍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 第134-175页 |
5.1 基于MODIS-NDVI时间序列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 第134-144页 |
5.1.1 MODIS-NDVI时间序列重构 | 第134-136页 |
5.1.2 典型地物NDVI时间序列变化特征分析 | 第136-139页 |
5.1.3 基于不同地物NDVI季节变化特征的冬小麦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 第139-141页 |
5.1.4 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提取结果的精度验证 | 第141-144页 |
5.2 基于国家站的冬小麦湿渍害分析 | 第144-146页 |
5.3 基于国家站与TRMM降水数据融合的冬小麦湿渍害遥感监测研究 | 第146-160页 |
5.3.1 基于降水距平和标准化降水指数的湿渍害遥感监测 | 第146-155页 |
5.3.2 基于冬小麦涝渍等级指标的冬小麦湿渍害遥感监测 | 第155-157页 |
5.3.3 基于国家站和TRMM数据融合降水数据的冬小麦湿渍害受灾面积监测 | 第157-160页 |
5.4 基于区域站与TRMM降水数据融合的作物湿渍害遥感监测 | 第160-162页 |
5.4.1 基于区域站和TRMM数据融合的月和旬降水冬小麦湿渍害监测 | 第160-161页 |
5.4.2 基于区域站和TRMM数据融合降水的冬小麦湿渍害受灾面积监测 | 第161-162页 |
5.5 协同植被指数距平的湿渍害监测 | 第162-172页 |
5.5.1 植被指数距平空间变化监测 | 第163-166页 |
5.5.2 植被指数距平、降水距平及土壤相对湿度距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166-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72-17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75-180页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175-177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177-178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78-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202页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第202-2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