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遗传因素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粒形的影响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1.1 水稻粒形研究的重要性 | 第12页 |
| 1.2 水稻籽粒发育及调控机制 | 第12-13页 |
| 1.3 水稻粒形的遗传研究 | 第13-14页 |
| 1.4 环境因素与水稻品质关系 | 第14页 |
| 1.5 粒形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第14-15页 |
| 1.6 籼粳分化与品质性状及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 第15-16页 |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环境因素对水稻粒形性状的影响 | 第17-26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 2.3 讨论 | 第24-25页 |
| 2.4 结论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遗传因素对粒形性状的影响 | 第26-36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 3.3 讨论 | 第32-34页 |
| 3.4 结论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粒形与不同生态环境稻作区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第36-41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 4.2 粒形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第36-38页 |
| 4.3 粒形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 | 第38-39页 |
| 4.4 讨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