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研究
欺骗机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成都市武侯区情商培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关于向死而生的种种思考
身体自我信息加工机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
意象对话技术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环境心理学中噪声的研究及其心境量表的修订
意象对话方法在人格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灾难心理服务研究
广西高校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工作记忆加工对情景长时记忆提取的作用
视觉记忆引导的目标定位特性研究
对9-24月龄婴儿母亲敏感性和母婴互动行为的临床干预
大学生适应不良图式及其与抑郁、自尊关系的研究
自尊、情绪调节预期对积极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影响
MPEP对吗啡诱导小鼠的奖赏效应和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跨通道呈现方式下的汉英语义启动研究
少年儿童互联网使用及与学习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格因素、不同压力事件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知觉和记忆加工与阅读的关系
转换加工的ERP研究
空间—语义线索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对自我控制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亲子依恋、积极生涯态度与生涯未决的关系研究
自我评价、自尊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服装消费决策风格量表编制及其与自我概念关系研究
空乘人员情绪表达规则知觉、人格、职业认同与情绪耗竭的关系研究
注意、工作记忆、信息加工速度与智力的关系结构研究
阈下恐惧启动与成人依恋对象心理表征通达性的关系
马斯洛人本主义思想对健康教育启示的研究
工作压力与北京企业员工健康状况的研究
天人和谐生命信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
初中生社会比较特点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
巢湖市15~39岁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研究
“期望—创新”模型的建构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需要研究
大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生活应激、生活满意度及其关系研究
师范生创造性思维、人格特征及其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编制
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外语成绩的关系研究
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的逻辑训练效应
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筛选程序公平感量表的修订与应用
上一页
[283]
[284]
[285]
[286]
[28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