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文学作品审美赏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干预的实验研究
青少年学生抑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
工作记忆、注意与一般液态智力
视觉和听觉对三维运动信息的不同感受性
行为结果在儿童理解意图中的作用
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
从ADHD儿童看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的关系
基于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建立6-16岁双生子信息资源库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研究
暴力危险因素评估及个体认知行为干预
大学生恋爱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云南省个旧市初中生家庭情绪智力教育与生活适应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拖沓问卷的初步编制
幸灾乐祸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活动设定时间距离的解释水平效应
自我意识量表的初步修订及相关研究
柏格森绵延理论研究
不同竞争态度中学生的社会认知加工特点研究
公众心理素质判断标准及其训练的理论研究
福州市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责任心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
福建长乐5~7岁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我概念、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抑郁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
3-5周岁儿童气质、抑制性控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
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
福建长乐3~5岁海外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调查分析
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社会知觉中特质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中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灵魂跨越时间旅行--记忆错觉个体差异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社会问题解决与自杀风险预测
中学生内疚与羞耻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父亲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学绩、自尊及人格研究
3~6岁回汉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大学生短信消费心理及影响因素探析
中国大学生二语(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
汉字模糊信息的线索搜寻与模式识别的眼动研究
传媒对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
记忆的内隐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研究
汉语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心理学机制--来自失读症患者的证据
控制策略影响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大学生自杀易感人群筛查量表的初步编制
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研究
上一页
[285]
[286]
[287]
[288]
[28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