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快速记忆的编码与提取结构
低解释水平操作对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干预作用
女研究生对男性择偶标准的推断研究
追寻生命的意义--心理咨询师职业定向的叙事研究
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任务线索诱导的跨通道工作记忆提取的脑机制初探
作为与不作为后悔的时间效应
空间工作记忆中言语信息与视觉信息之间相互转化的实验研究
大学生道德困境问卷的初步编制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联结强度对16和20个月婴儿跨情境词汇学习的影响
趋近—抑制气质类型幼儿的坚持性特点
认知风格、心理旋转、3D游戏控制偏好之间的关系探究
汉字识别的倒置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消费者决策风格、消费者文化价值观与消费者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视觉工作记忆负荷类型对注意选择的影响
社会关系信息对客体间物理距离感知的影响
道德完美主义与道德判断的关系
道德判断的时间不一致性效应研究
网页浏览中不同注意条件下的信息获取及眼动特点
背景和客体的相似性对多客体追踪的影响
情绪智力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
熟悉性对自然场景觉察绩效的影响及机制
汉语婴儿早期词汇发展及评估
道德判断的“自己—他人”差异
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障碍物设置方式对折线长度估计的影响--基于二维路径地图的研究
不同动/静态听觉信号组合对情境意识影响及呈现方式对听觉运动感影响的研究
因果关系的可知觉性--来自ERP的证据
恐惧表情对多面孔追踪的促进作用
时间距离对环保政策支持度的影响
道德基础理论视角下道德失败对道德判断的特异性影响
情节记忆及其联合效应和特征效应行为和神经机制探讨--以面孔为材料的研究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的产生机制差异比较--基于情绪和规则的研究
12-24个月儿童词汇发展与社会经济地位、亲子互动之间的关系
解释水平与道德决策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情绪复原力的初步研究
老年人心理养生的初步研究
大学生文化取向对自我建构影响的研究
青少年网络游戏偏差行为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基于六位青少年的访谈分析
律师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的特点与关系研究
抑郁倾向大学生对情绪刺激记忆偏向的实验及干预研究
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结构探讨及干预研究
企业员工道德推脱的结构维度及其相关研究
个体对负性刺激的决策偏好及其心理机制探究—晚痛不如早痛
指导语类型对情景判断测验效度影响的元分析
IT从业人员职业人格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
关系型自我构念的内容结构及其与内隐助人态度的关系研究
逆商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共享领导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影响的研究
怀旧感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
上一页
[233]
[234]
[235]
[236]
[23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