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快速记忆的编码与提取结构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4页
 1 超常记忆基础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2-19页
   ·质疑“图像式记忆”第12-14页
   ·借助记忆术的超常记忆第14-17页
   ·从熟练工作记忆理论到长时工作记忆第17-19页
 2 问题的提出第19-23页
 3 关于本次研究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一:自定速记忆数字串任务第24-40页
 1 方法第24-25页
   ·被试第24页
   ·材料第24-25页
   ·仪器第25页
   ·程序第25页
 2 结果第25-38页
   ·速度与准确性第25-27页
   ·言语报告第27-34页
     ·编码方法报告第27-28页
     ·数字-图像转换一致性分析第28-31页
     ·线索特异性分析第31-34页
   ·学习时间分析第34-37页
   ·提取时间分析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实验二 指定线索-提取任务第40-48页
 1 方法第40-42页
   ·被试第40页
   ·材料第40页
   ·仪器第40页
   ·程序第40-42页
 2 结果第42-46页
   ·准确率和速度第42-43页
   ·言语报告第43-44页
   ·提取时间分析第44-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实验三 高呈现速率下的数字广度任务第48-54页
 1 方法第48-49页
   ·被试第48页
   ·仪器第48页
   ·程序第48-49页
 2 结果第49-53页
   ·言语报告第49-50页
   ·记忆广度第50-51页
   ·提取时间分析第51-53页
 3 讨论第53-54页
第五章 总讨论第54-59页
 1 王峰的编码结构第54-56页
   ·数字转化为图像第54-55页
   ·图像与地点结合第55-56页
 2 王峰记忆能力的优势与局限第56-57页
 3 本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57-59页
 4 本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第59页
第六章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72页
后记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解释水平操作对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干预作用
下一篇:共情鸿沟对记忆和归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