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研究工具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第14-32页 |
|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与培养 | 第14-22页 |
| ·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 第14-15页 |
| ·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 | 第15-18页 |
| ·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 第18-19页 |
| ·自我效能感的评估 | 第19-20页 |
| ·自我效能感的干预与培养 | 第20-22页 |
| ·工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 第22-24页 |
| ·工读学生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 ·工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 第23-24页 |
| ·冒险疗法的疗效因子及其干预研究 | 第24-30页 |
| ·冒险疗法的起源与定义 | 第24-26页 |
| ·冒险疗法的特征与疗效因子 | 第26-28页 |
| ·冒险疗法的干预研究 | 第28-30页 |
| ·分析框架设想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干预方案 | 第32-42页 |
| ·干预理念 | 第32页 |
| ·干预目标 | 第32-33页 |
| ·干预内容 | 第33-42页 |
| 第四章 定量发现:冒险疗法干预的有效性测量 | 第42-44页 |
| ·配对样本T检验 | 第42页 |
| ·Fisher’s确切检验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定性发现:冒险疗法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过程 | 第44-56页 |
| ·直接体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 | 第44-50页 |
| ·同伴榜样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 | 第50-52页 |
| ·言语反馈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 | 第52-56页 |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 第56-61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三种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干预过程的比较 | 第57页 |
| ·学习迁移:从一般自我效能感到特殊领域自我效能感 | 第57-58页 |
| ·社会工作者在自我效能感干预过程中的角色 | 第58-59页 |
| ·建议 | 第59-61页 |
| ·在冒险疗法的方案设计中重视性别因素的差异 | 第59-60页 |
| ·在活动分享环节加强对学生认知层面的引导 | 第60页 |
| ·在特殊领域自我效能感的评估中加入量性方法 | 第60-61页 |
| 附录一: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61-62页 |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 附录三:学生手册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