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齐鲁大学早期医学教育史研究
民国生丝出口贸易日渐衰败之原因新探
趋新与速效:晚清陕西书院改学堂研究
《蒙学报》视野下的童蒙教育变革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与献书事件及影响
混堂往事—公共浴室与民国上海社会生活
社会变迁与经济理性:清末民初平湖社会经济中的鼎丰酱园
清末上海日本人居留民的日常生活和国家意识--以《上海新报》为线索
晚清王权式微下地方政治势力崛起研究--以清末民初兴义刘氏家族为例
孙中山与苏俄(联)关系研究
中央研究院在上海
美孚石油上海公司研究(1894~1953)
中国近代工业与海外的关系--以福州船政局与法国为例
左宗棠幕府研究
工界、帮会与政界--陆京士与劳工政治(1907-1949)
清末民初郑孝胥社会交谊探究
辛亥时期革命派的条约观
剧变社会中行业组织的演化--北京旅店业同业公会研究(1938-1956)
张之洞与清末留日学生管理
清末民初民族复兴思想萌芽初探
传教士与近代鸡公山社会变迁(1903-1938)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山西票号问题研究
《申报》视野下的清末立宪
清末东北矿权交涉研究(1905-1911)
黄兴、蔡锷的逝世及其影响
论陈绍宽与民国海军--以任职海军部作为考察中心
四川保路运动前期各阶层心态分析
清末宣讲活动研究
胡玉缙先生年谱长编
清国留学生会馆研究
民国时期同蒲铁路的筹建及运营
上海公共租界的财政
中东铁路与哈尔滨轻工业发展研究(1898-1931)
从晚清重臣到民国政要—孙宝琦研究
晚清时期外人来华游历管理政策初探
奉系军阀时期奉天省警政研究
近代湖南佛教文化复兴研究
上海教会中学本土化研究(1850-1937)
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
民国时期山东中小学教师待遇研究(1912~1937)
近代官绅与山东铁路研究(1899-1937)
民国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研究
近代甘肃畜牧业转型研究
近代陕西农业科技引进及其本土化研究
《顺天时报》与袁世凯
黄陂木兰山朝山进香研究
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1897-1927)
伪满时期日本政府对华鸦片政策演变分析
中国近代文人大学观研究--以梁启超、鲁迅、胡适为中心的考察
《悉尼先驱晨报》的甲午中日战争报道研究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