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1、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1-12页 |
2、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3、研究方法 | 第14页 |
4、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5、相关界定和其它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不平等条约与外人来华游历管理政策演变 | 第16-25页 |
1.1 外人在通商口岸游历的条约规定 | 第16-18页 |
1.2 有关内地游历的条约规定 | 第18-25页 |
1.2.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内地游历开放 | 第18-20页 |
1.2.2 内地游历的条约规定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外人来华游历管理政策的内容 | 第25-39页 |
2.1 管理对象 | 第25-27页 |
2.2 游历区域 | 第27-30页 |
2.3 游历保护措施 | 第30-33页 |
2.4 游历执照 | 第33-39页 |
2.4.1 执照的签发与盖印 | 第33-34页 |
2.4.2 执照的检验 | 第34页 |
2.4.3 执照的缴销与期限 | 第34-36页 |
2.4.4 执照的遗失与补发 | 第36页 |
2.4.5 无执照的处理方法 | 第36-37页 |
2.4.6 执照的费用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外人游历管理政策实施中的冲突 | 第39-49页 |
3.1 地方对政策的反应 | 第39-43页 |
3.1.1 揭帖流传 | 第39-40页 |
3.1.2 冷落洋人 | 第40-41页 |
3.1.3 起兵驱逐洋人 | 第41-42页 |
3.1.4 地方官对政策的劝谕 | 第42-43页 |
3.2 外国人的不法行迹 | 第43-49页 |
3.2.1 勒索地方 | 第43-44页 |
3.2.2 伤害中国民众 | 第44-45页 |
3.2.3 其他非法行径 | 第45-47页 |
3.2.4 无照游历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晚清时期外人来华游历管理政策的影响 | 第49-56页 |
4.1 开创了对外人来华游历管理的先河 | 第49-51页 |
4.1.1 对外人来华游历管理的逐渐制度化 | 第49-50页 |
4.1.2 对外人游历管理政策逐渐完善 | 第50-51页 |
4.2 对外人游历管理,有利于规范中国人的出境游历 | 第51-52页 |
4.3 对外人游历管理,有利于促进中外间的认识客观化 | 第52-53页 |
4.4 对外人游历管理,有利于中国旅游设施的建立与健全 | 第53-54页 |
4.5 对外人游历管理,加重清政府的负担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