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之探究
民国时期国人新疆地区游记文献研究
清末锡良治川研究
沈衍庆《槐卿遗稿》整理与研究
试析20世纪20年代延边地区的国际贸易
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司法改革研究(1906-1920)
舆论安全与义和团运动期间在华外报的话语建构--以《申报》等三份中文外报为例
近代陕商经营衰落原因探析
近代的土地占有与乡村领袖、乡村共同体治理--以安徽天长地区为例
清末政治体制的改革(1901-1911)
杜文秀起义社会背景研究
他者視野からみる東亞同文書院の內モ冫ゴル「調查旅行」
从《盛京时报》看清末东三省官制改革
民国初期奉天省清乡局研究(1919-1930)
清末民初奉天省红十字会研究
晚清州县赔补制度研究
马江败因新探
清末新政时期黑龙江财税改革述论
清朝道咸时期官场问题研究
1912-1928年四川巴县的匪患及其治理研究
丁日昌的仕宦生涯--兼论其与李鸿章的关系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云南省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1912-1927)
广东治河处与珠江治理(1914-1929年)
民国初期陕西政局研究
晚清外语教育与学制管理述论
日本侵入中国东北的开拓团研究
清末民初奉天同善堂慈善救助研究(1881-1931)
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矛盾纠葛与日本侵台问题的“解决”
清末民初黑龙江社会教育发展探析
蒙古旅平同乡会考
辛亥革命时期爱国志士的牺牲精神研究
民国时期哲里木盟鼠疫防治研究
刘国钧实业思想与实践研究
“山东建国自治军”研究
清末中国的地方自治与日本
晚清疆臣吴文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人著述中的川滇形象
北京政府时期的留日学费借款
论穆藕初改善乡民生计的认识与实践
通过笔谈资料看清代首届驻日公使馆馆员与日本人交流--以女性认识为中心
尚贤堂研究(1894~1927)
林绍年抚黔研究
吴俊升主政时期黑龙江铁路建设及其影响研究
民国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的变迁--以儒学为中心
沈瑜庆与清末贵州政治
北平国货陈列馆研究
清末民初崇明启东分治相关问题探析
清末民初苏南族学的近代嬗变
美以美会女布道会华北事工研究(1872-1939)
近代中朝海上贸易中的上海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