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新式教育的兴起及其对长沙城市发展的影响(1897-1927)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百日维新”前长沙传统教育概况 | 第13-21页 |
第一节 传统教育机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传统教育对长沙的影响 | 第15-21页 |
一、维护封建制度 | 第15-17页 |
二、促进士绅群体思想嬗变 | 第17-18页 |
三、影响长沙市民思想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戊戌变法”以来长沙新式教育发展历程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学校和在校师生数量急剧增长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学制及课程设置的性质发生根本的改变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新型的师资队伍形成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新式教育对长沙城市文化的影响 | 第27-49页 |
第一节 新市教育促进城市规划建筑系统更新 | 第27-30页 |
一、促进长沙城市建筑风格的嬗变 | 第28-29页 |
二、对长沙城市规划布局带来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新式学校促进长沙城市工商经济发展 | 第30-35页 |
一、增加了市场需求 | 第31-32页 |
二、培养各类经济建设人才 | 第32-33页 |
三、促进城市文化事业发展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新式教育促进了长沙城市精神文化革新 | 第35-49页 |
一、促进市民思想观念革新 | 第36-44页 |
二、促进城市社会风尚革新 | 第44-49页 |
第四章 :长沙新式教育对城市文化影响的评价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