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陕西省民众教育馆研究--以西安和长安地区为中心
清末民初山东沿海商业文化研究
阎锡山与民国时期的山西对外经济交流
陈澹然的军政思想
民国时期江浙渔业研究(1912-1937)
在卫道与变通之间—清流派屠仁守思想研究
民国创立时期吴稚晖政治取向论析
民国时期少年法庭制度研究
近代天津城市火灾与消防管理研究(1902-1949)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排华与中国反教排外的比较研究
民国对期安徽疫病与社会
清末吉林崇文书院研究
天台宗与近代中国社会
民国前期赈荒中的腐败问题与治理研究(1912-1937)
近代沈阳城市历史街区研究--以中街、太原街、北市场等街区为中心(1905-1931)
辛亥革命时期“大陆浪人”对华活动研究
国民党的政党化历程及阶段性特征研究
洋教与土民:义和团运动前后的华北公理会研究(1860-1911)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问题研究
近代科举变革舆论研究--以笔记为中心
清末新政政治改革论析
立宪派与清末民初政局走向研究
德尔智涉藏活动及其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影响探析(1888-1913)
晚清清水江流域姜恩瑞家庭地产经营活动研究
鸦片战争时期国人爱国问题研究
清道人年譜長編
省港罢工运动与民国前期工会法史研究
清末湖北庙产兴学研究(1898-1911)
南京国民政府领事制度研究(1927-1937)
关于近代在华日本顾问的研究—甲午战争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阎敬铭与同治中兴--山东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1863-1867)
禁烟与民国卓尼政权建设
光绪朝循化厅祭祀体系研究
升允主政陕甘研究
晚清甘肃地方政府对保安教案的处置
甲午战争平壤之战研究
晚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政策研究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
光绪年间鲁西南运河河运的衰废与社会问题研究
清廷关于戊戌改革大讨论的研究--以签议《校邠庐抗议》档案为主
民国时期青岛慈善法制研究(1922-1937)
孙宝琦主政山东研究(1909-1911)
戊戌维新后清政府化除满汉畛域的努力
1909-1911年的袁世凯研究
1914年秋丁祀孔
袁世凯与中朝宗藩关系
清末民初商人的政治参与
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以京沪地区女子流行服饰为重点
张作霖对日外交述评
赵尔巽与奉天清末新政改革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