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民国时期河南仓储研究(1927-1937)
近代豫商王晏卿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1912-1927)
晚清中西文化冲突与对外贸易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宜兴
民国时期奢侈限制政策变迁初探--以奢侈征税、奢侈品统制及“崇俭抑奢”运动为中心
近代营口与美国贸易研究(1861-1931)
民国时期宁夏回族商业民俗文化研究
继昌隆缫丝厂的兴衰研究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公债市场研究
清末直隶农会述论
关于自敖汉旗引发的金丹道事件若干问题研究
宁波辨志文会研究
民初教育会与地方教育事业研究--以20世纪20年代宁波为中心
《北洋官报》与清末新政的宣传报道研究
民国时期上海“谭敬家造”的书画作伪活动研究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研究(1901-1931)
清代平定阿古柏之役方略
通电与清末政治互动研究
“他者”眼中的清末西南边疆(1894-1903)--以莫理循游记和盖洛游记为中心
高长柱与西藏事务考略
张耀曾人际网络研究
民国时期的滇西边区社会--基于近代调查资料的考察
现代国族构建的双线演进—民国初年“祭明帝”研究(1912-1916)
云南谘议局研究(1909-1912)
历史政治地理视野下的护法运动研究
民国时期云南保险业研究(1913-1949)
近代直隶商业教育研究(1903-1927)
晚清时期袁世凯对英外交研究
京汉铁路与近代邢台社会变迁(1906-1937)
论晚清旅顺海防要塞的经营与防御作战
庚辛国变期间京官奔赴行在研究
1927-1937年南京城市管理法制研究
清末民初长春开埠与城市近代化研究(1905-1931)
民国前期黑龙江财政研究(1912—1931)
民国前期哈尔滨报刊研究(1912-1931)
民国前期哈尔滨社团研究(1912—1931)
民国时期华侨与侨乡开发--以嵩屿开埠为个案研究(1915-1938)
民国时期云南的土地清丈与乡村地权秩序--以昆明龙院村为例
北洋政府时期厦门的“黑帮籍民”和当地军阀政权的关系探析(1914-1926)
辛亥革命时期文学社与共进会离合关系研究
鸦片战争时期主和派与主战派的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旅沪浙江籍律师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银行业立法浅析
南京国民政府盐业法制改革研究(1927-1937年)
清末民初直隶实业教育研究
彭英甲与清末甘肃新政(1906-1911年)
瑞洵与科布多研究
李宗棠日本考察之研究
民国时期上海新闻界与政府间的博弈研究(1912-1937)--以《出版法》为中心
民国电影女星对上海女性解放的影响(1921-1937)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