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张之洞与清末留日学生管理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8页
    (一) 选题缘起第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7页
        1. 关于对张之洞教育思想的研究第11-14页
        2. 关于清末留日教育研究第14-17页
    (三) 本文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张之洞留日学生管理思想的形成第18-33页
    (一) 清末留日教育的发轫与概况第18-23页
        1. 甲午战后“留日思潮”的兴起第18-21页
        2. 清末留日教育概况第21-23页
    (二) 张之洞与清末留日学生管理思想之来源第23-33页
        1. 历史渊源——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督导理念第23-25页
        2. 近期借鉴——吸取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管理的经验教训第25-27页
        3. 现实需要——基于对当时留日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考虑第27-31页
        4. 个人角度——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第31-33页
第二章 位居地方督抚时的留日学生管理政策与实践(1899—1906年)第33-48页
    (一) 管理留日学生的政策第33-42页
        1. 制定留日学生管理章程第33-36页
        2. 设置留日学生监督第36-42页
    (二) 张之洞与留日学潮的应对之策第42-48页
        1. 自立军起义事件之措置第42-44页
        2. 应对反“取缔规则”风潮第44-48页
第三章 进驻内阁时期留日学生管理政策(1906—1909年)第48-58页
    (一) 政策转向之背景第48-51页
        1. 从地方疆吏到中枢机构第48-50页
        2. 同盟会成立后留日学界的动态第50-51页
    (二) 管理留日学生的政策第51-58页
        1. 提高派遣留日学生资格第51-53页
        2. 奏请学部主持留学生归国考试第53-55页
        3. 严格电查限制任用归国留日学生第55-58页
第四章 张之洞留日学生管理特点与成效分析第58-65页
    (一) 留日学生管理特点第58-61页
        1. 由相对宽松到日趋严格第58-59页
        2. 留日管理政策由地方性举措上升为国家政策第59页
        3. 由注重国外监督管理到侧重选拔、回国任用限制第59-60页
        4. 管理设想与效果的悖论第60-61页
    (二) 造成悖论原因之分析第61-65页
        1. 清政府层面——对留日学生的不信任第61-63页
        2. 留日学生自身层面——革命取向日益形成第63-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家文化经济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以石质生产工具分析为切入点
下一篇:明清时期徽商在江浙地区的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