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
叙事之技与叙事之道--论浦安迪的中国四大奇书研究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文论--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
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意识
宿命的召唤--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
“他们”作家研究:韩东·鲁羊·朱文
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
《世说》学引论
廖燕研究
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
“改行的作家”:市长李劼人角色认同的困窘,1950—1962
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
网络文学本体研究
现代与反现代张力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江西宗派研究
《收获》的90年代
中国古代妇女的文学批评
“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论“趣”范畴研究
20世纪初中国女性小说作家研究
《碧岩录》研究
赋体文与小说文体之形成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挣扎的“斯芬克司”——章克标早期创作论
宋代笔记分类考辨
苏雪林论
论徐訏的新文学观与小说创作
不该被遗忘的“零类”--明末《熙朝崇正集》中“自我”与“他者”形象探
在认同与超越中迷惘--“小资”现象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城市
论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在郁达夫文艺思想中的地位与作用
他知道自己是个诗人——论方平的跨语际实践及其比较文学史意义
中外文学关系中的张承志写作
论叶君健的多语创作
韦庄及其诗歌研究
魏收集校注
魏晋南朝骈体公牍文研究
唐代蛇故事研究
《古文苑》初探
论网络文学
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现象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变形观
现代性视野中的诗话神学
文本的互文性批评
小说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接受
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理论—论刘知几与章学诚
齐鲁民间文化的当代转换与新文学传统的重构—莫言创作的民间文化形态研究
岑参研究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