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对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的反思片论
规范与影响—中国近代小说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分析(1898-1919)
二十世纪女性文学简论
言不尽意论
论李贺乐府与歌行
敦煌讲经文中的隐喻
刘勰文学创新思想新探
论韩愈文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识
迈向“自由”的艰难步履——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的情智冲突
来自乡间的知识分子——沈从文论
迷惘·沉溺·升华--从沈从文、汪曾祺、刘亮程与苇岸的乡土文学创作看“诗性家园”的演变
儒道互补 中西融合--林语堂的文化观及其在《京华烟云》中的体现
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论中国新文学发生期的“文学”理论缺失
王国维“境界”说研究
唐代流贬文人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女性文本的话语分析
丰子恺的“人生艺术化”理论研究
桐城四祖与《史记》
放逐与追寻--论“无根一代”作家群的原乡叙事
简帛文献与《天问》研究
周作人“生活艺术论”思想研究
乱世才女张爱玲
试论中文原创网络文学
欧阳修山水文学作品研究
论陈维崧对苏辛派的继承和发展
柳宗元的贬谪生涯与他的山水文学
罗隐《谗书》检论
初唐四杰骈文研究
鲁迅与张爱玲比较论--生命哲学与小说文本内涵比较
论郁达夫的文艺美学思想
论牟世金的《文心雕龙》研究
姚际恒与戴震《诗经》研究之比较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
论梁实秋的自由主义思想
魏晋南北朝士人自我意识的再认识
张说与盛唐文学的关系
《庄子·齐物论》研究
袁中道晚年文学思想转变及成因探微
徐渭本色论内涵及其在晚明文学思想演变中的地位
论李白“尚奇”倾向的美学渊源及成因
论六朝文学的尚“丽”倾向
儒家尚“雅”观念在六朝文论中的传承与嬗变
明清文选学述评
文学中的“疯狂”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演进
“靖难”及其文学重写
范晔及其史传文学
两汉教化故事的流通和《五经》理念的伦理化
乐府古辞《江南》考论
上一页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