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民间文化的当代转换与新文学传统的重构—莫言创作的民间文化形态研究
导论 | 第1-10页 |
上篇 感觉.故事.狂欢:莫言小说的民间叙事解读 | 第10-35页 |
一、 感觉:民间对生命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 第10-16页 |
(一) 感觉的生命内容 | 第12-13页 |
(二) 感觉的叙述策略 | 第13-16页 |
二、 故事:历史的民间记忆 | 第16-24页 |
(一) 历史的“散点”记忆 | 第17-20页 |
(二) 历史意识的家族象征 | 第20-24页 |
三、 狂欢:民间的本真面目 | 第24-35页 |
(一) 《丰乳肥臀》:政治的荒诞狂欢 | 第27-30页 |
(二) 《檀香刑》:民间的狂欢精神 | 第30-32页 |
(三) 《四十一炮》:“言说”的狂欢 | 第32-35页 |
中篇 莫言民间诗学与齐鲁民间文化 | 第35-49页 |
一、 齐鲁民间文化在莫言作品中的当代转换 | 第35-42页 |
二、 莫言创作的齐鲁民间文化探源 | 第42-49页 |
(一) 童年经历 | 第42-44页 |
(二) 文化的撞击与故乡记忆的自觉 | 第44-46页 |
(三) 作家创作的现实境遇 | 第46-49页 |
下篇 莫言民间叙事伦理与新文学传统重构 | 第49-64页 |
一、 民间叙事伦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 第49-54页 |
二、 莫言的“老百姓”观念与新文学传统 | 第54-64页 |
(一) “老百姓”的观念与“人”的观念 | 第54-58页 |
(二) 莫言“人”学的文学史意义 | 第58-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注释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一: 莫言作品目录 | 第71-76页 |
附录二: 莫言主要研究文献资料索引 | 第76-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