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关中西部地区覆膜玉米揭膜契机与水肥耦合关系的研究
施肥处理对春玉米中单509主要理化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旱区垄沟集雨耕作对春玉米水生产力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及水温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土壤水分对夏玉米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动态模拟研究
玉米黄早四及其改良系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特性研究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后代鉴定分析
铁7922改良效果及与苏湾种质系的配合力研究
孟山都、先锋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遗传潜势研究
糯玉米穗部性状和籽粒品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不同锌肥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籽粒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根冠互作对小麦间作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SN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玉米农艺性状QTL定位
玉米品种农华101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施氮与间作对红壤旱地作物生产力、氮素利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两个玉米RILs群体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玉米ZmGST23基因启动子研究及ZmGST23遗传转化
玉米花期耐高温品种的筛选与综合评价
不同供体对优良玉米自交系QB506和QR273的遗传改良研究
玉米雌穗发育相关miRNAs靶基因的降解组分析
玉米高产群体叶片的生长冗余及调控措施研究
玉米穗上部节间距QTL定位与遗传效应分析
施氮时期对夏玉米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陇东旱塬复种玉米、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效应研究
基于SPSS的玉米干燥数学模型研究分析
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制粮田增产潜力及其技术途径调查报告
周年肥料运筹对砂姜黑土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玉米成熟期籽粒含水量的变化及其化学调控
NaCl胁迫对转CHB101基因玉米幼苗生理指标及WRKY基因表达的影响
玉米GBSS基因序列变异及其与籽粒淀粉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灌浆结实期弱光胁迫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
膜联蛋白基因ZmAnn33和ZmAnn35在玉米种胚萌发中的功能研究
全球升温1.5℃和2℃情景下我国玉米生产变化研究
夏玉米生育期水分供需平衡状况及干旱时空特征--以淮河流域蚌埠闸以上地区为例
耕作措施和肥料施用对麦玉两熟制农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宁夏旱作农业覆膜保墒集雨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与成效
施用吲哚乙酸对不同玉米品种幼苗镉吸收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基于MODIS数据的朝阳市玉米干旱反演模型研究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低氮干旱胁迫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根系与养分积累效应研究
玉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1-3和Gln1-4的序列变异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对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代谢的影响
磷肥不同施用量和施入距离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器官尺度下玉米生长特征分析及模拟研究
高油玉米人工选择响应的遗传基础研究
玉米耕层冠层协同优化对密植早衰的调控机制及其模式构建
播期、品种、氮肥管理对华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玉米‖大豆模式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华北平原玉米生长与倒伏的调控机制
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季干旱、高温的发生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