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铁7922改良效果及与苏湾种质系的配合力研究

摘要第4-7页
Summary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7页
    1.1 我国玉米育种和玉米种质资源的现状第10-11页
        1.1.1 玉米的地位和作用第10页
        1.1.2 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种质基础第10-11页
        1.1.3 我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第11页
    1.2 国内外的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第11-13页
        1.2.1 国外主要的杂优模式第11-12页
        1.2.2 我国的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第12-13页
    1.3 瑞德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上的应用第13-14页
    1.4 铁7922的选育、改良及应用第14-18页
        1.4.1 铁7922自交系的选育经过第14页
        1.4.2 铁7922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1.4.3 铁7922的综合表现及应用第15页
        1.4.4 铁7922改良衍生系的应用价值第15-17页
        1.4.5 铁7922的改良利用趋势第17-18页
    1.5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第18-20页
        1.5.1 Suwan群体的合成第18-19页
        1.5.2 苏湾玉米群体的遗传特征特性第19页
        1.5.3 苏湾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上的应用第19-20页
    1.6 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第20-22页
        1.6.1 引进外来种质资源第20-21页
        1.6.2 玉米野生近缘种的利用第21页
        1.6.3 回交改良法第21页
        1.6.4 群体改良等其他方法和途径第21-22页
    1.7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第22-26页
        1.7.1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第23-25页
        1.7.2 新型分子标记的发展与应用第25-26页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7页
    2.2 田间试验方法第27-29页
        2.2.1 田间试验设计第27-28页
        2.2.2 田间试验调查与室内考种第28页
        2.2.3 田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28-29页
    2.3 SSR实验方法第29-33页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9页
        2.3.2 SSR检测结果第29-31页
        2.3.3 SSR数据统计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59页
    3.1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3-50页
        3.1.1 方差分析第33-34页
        3.1.2 配合力分析第34-46页
        3.1.3 遗传参数分析第46-47页
        3.1.4 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分析第47-50页
    3.2 SSR结果分析第50-57页
        3.2.1 SSR结果分析第50-53页
        3.2.2 改良系与原铁7922自交系的遗传差异分析第53-55页
        3.2.3 聚类分析第55-57页
    3.3 SSR分子遗传距离与产量、对照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第57-59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9-64页
    4.1 结论第59-61页
    4.2 讨论第61-64页
        4.2.1 不同供体对自交系的回交改良效应第61页
        4.2.2 铁7922及改良系的利用探讨第61-62页
        4.2.3 产量与GCA、SCA、TCA的关系与高产组合筛选第62页
        4.2.4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线性对的位置证明与认证协议研究
下一篇:隐藏站点对非饱和IEEE802.11WLANs吞吐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