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1.1 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1.1 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1.1.2 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研究情况 | 第10页 |
1.2 氮的代谢及其对玉米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1 氮素对玉米的影响 | 第10页 |
1.2.2 植物对氮的吸收及利用 | 第10-11页 |
1.2.3 氨的同化 | 第11页 |
1.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1 谷氨酰胺合成酶(GS)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 第11页 |
1.3.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基因家族 | 第11-12页 |
1.3.3 GS基因定位及与产量QTL的相关 | 第12页 |
1.3.4 GS对作物产量及育种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 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4.1 定义与概念 | 第13-14页 |
1.4.2 关联分析的特点 | 第14-15页 |
1.4.3 关联分析的研究策略 | 第15-16页 |
1.4.4 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在玉米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 供试材料及田间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2 产量相关性状的测定 | 第20页 |
2.3 DNA的提取和基因重测序 | 第20页 |
2.4 序列分析 | 第20-21页 |
2.5 群体的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 | 第21页 |
2.6 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 | 第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7页 |
3.1 产量相关性状的统计分析 | 第21-24页 |
3.2 候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异分析 | 第24-31页 |
3.2.1 玉米Gln1-3基因的序列变异 | 第24-27页 |
3.2.2 玉米Gln1-4基因的序列变异 | 第27-31页 |
3.3 候选基因与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1-37页 |
3.3.1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3.3.2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分析 | 第32-3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