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玉米节间伸长过程中相关基因甲基化及表达分析
一个控制玉米行粒数、穗长及其一般配合力的多效性QTL(qKNR7.2)鉴定
BSR-Seq方法定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
两个粒型差异玉米自交系籽粒转录组研究
土壤渍涝对玉米苗期生长及生理的影响机制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不同作物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不同玉米品种耐阴性评价及高产群体结构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定位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长期不同施肥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及光系统功能的影响
玉米种子抗寒剂的研究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沙漠绿洲玉米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玉米不同类型品种合理群体结构及丰产特性的研究
东北地区春玉米密度对冠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其化学调控
玉米穗行数关联分析与连锁定位
玉米YABBY家族转录因子的功能鉴定
玉米AGO1a基因分离与功能鉴定
一个玉米干旱敏感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和定量遥感的玉米生长监测方法研究
玉米茎秆纤维性状QTL定位
玉米胚特异性高表达启动子的基因组规模筛选、克隆和功能鉴定
玉米抗逆转录因子ABP9与其互作蛋白NCP1的互作位点分析
1961-2010年潜在干旱对中国玉米、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
特异玉米种质四路糯穗行数及其它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
OPAQUE-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opaque2-糯玉米NILs的创制和鉴定
用玉米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
中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时空演变特征模拟分析
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SB401基因)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物质炭保水剂的吸水保水性能研究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玉米对旱盐双重胁迫响应的代谢机制研究
玉米发芽至苗期耐冷性资源鉴定及遗传分析
PEPC和苹果酸与玉米叶片C4光合途径发育的关系研究
27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育种潜力研究
玉米新选育品系的抗病性表型鉴定及抗性来源初步分析
玉米田氮素管理对氮肥综合效应影响的评价
调节剂对不同密度和氮肥水平下寒地春玉米茎秆质量与产量形成的调控机制
玉米匍匐基因LAZY1的图位克隆及功能分析
利用玉米“永久F2”群体及超高密度分子标记研究产量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深松和培肥对旱地农田土壤水分保蓄能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利用两个高油主效QTL改良优良杂交种—郑单958的研究
玉米小分子RNA及其靶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田间玉米根系三维结构的测定与可视化
玉米表观遗传组的研究
高赖氨酸蛋白新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玉米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玉米生物诱导单倍体雄穗育性恢复研究
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对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
施肥对华北平原典型大田玉米菌根真菌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蒸渗仪的夏玉米耗水特征研究
玉米Wrk1基因编码ZmTUBB5蛋白影响姊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胚乳的发育
ZmGRF10基因功能的遗传转化验证与育种新材料创制
玉米氮素营养相关小分子非编码RNA的克隆及miRNA169的功能鉴定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