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用玉米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9-21页
 1 簇毛麦有益基因的转移与利用第9-10页
 2 玉米杂交法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第10-14页
   ·用玉米作父本与小麦杂交诱导单倍体植株第10-11页
   ·影响小麦与玉米杂交获得单倍体植株因素的研究第11-12页
     ·2,4-D处理对单倍体胚生长的影响第11-12页
     ·环境条件对单倍体胚产生的影响第12页
     ·小麦基因型和玉米基因型对单倍体胚产生的影响第12页
   ·双单倍体植株的获得第12-13页
   ·双单倍体植株的应用第13-14页
 3 普通小麦背景中异源染色体的鉴定第14-21页
   ·普通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鉴定第14-17页
     ·形态标记第14页
     ·生化标记第14-15页
     ·细胞学标记第15页
     ·分子标记第15-17页
   ·小麦背景染色体身份的鉴定第17-21页
     ·用染色体带型分析鉴定小麦背景染色体第17-18页
     ·用原位杂交鉴别小麦背景染色体第18-21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21-6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30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30页
     ·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第21-24页
     ·双单倍体植株的鉴定第24-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56页
   ·用玉米作父本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杂交诱导DH植株第30-33页
   ·小麦-簇毛麦双单倍体植株鉴定第33-54页
     ·小麦-簇毛麦双单倍体植株细胞学鉴定第34-50页
     ·小麦-簇毛麦双单倍体植株分子标记分析第50-54页
   ·自交结实率统计第54-56页
 3 讨论第56-61页
   ·用玉米作父本与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杂交诱导DH植株第56-57页
   ·小麦-簇毛麦双单倍体植株鉴定第57-61页
全文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多蘖矮秆基因htd(t)和茸毛基因HL1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下一篇:大豆条件渗入系群体NJCILP的遗传特征和籽粒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