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36页 |
·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玉米田的主要杂草 | 第16页 |
·玉米田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烟嘧磺隆发展概述 | 第18-23页 |
·烟嘧磺隆的化学结构 | 第19页 |
·烟嘧磺隆的理化性质 | 第19页 |
·烟嘧磺隆的合成途径 | 第19-21页 |
·烟嘧磺隆的作用机理 | 第21页 |
·烟嘧磺隆的残留与降解 | 第21-22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的伤害 | 第22-23页 |
·玉米抗烟嘧磺隆的作用机理 | 第23-24页 |
·玉米抗烟嘧磺隆的遗传研究及基因定位 | 第24-25页 |
·玉米抗烟嘧磺隆的遗传研究 | 第24页 |
·玉米抗烟嘧磺隆的基因定位 | 第24-25页 |
·SSR分子标记技术 | 第25-26页 |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生物信息学概况 | 第26-27页 |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向 | 第27-28页 |
·生物信息学的应用 | 第28-29页 |
·米抗除草剂基因的来源及作用机理 | 第29-33页 |
·玉米抗除草剂基因的来源 | 第29-31页 |
·几种主要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用机理 | 第31-3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3-3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6-46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试验设计 | 第36-38页 |
·种子萌发期抗性的室内检测 | 第36页 |
·苗期抗性的室内检测 | 第36-37页 |
·愈伤组织抗性的检测 | 第37页 |
·离体叶片抗性的检测 | 第37页 |
·苗期抗性的田间检测 | 第37-3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8-46页 |
·种子发芽期相关指标的调查 | 第38页 |
·培养基的配制及相关指标调查 | 第38-39页 |
·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39页 |
·根系指标的测定 | 第39页 |
·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9-42页 |
·产量的测定 | 第42页 |
·DNA提取及SSR标记 | 第42-44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糯玉米对烟嘧磺隆除草剂抗性的鉴定 | 第46-62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6-4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玉米发芽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 第49-53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愈伤组织成活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第50-52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离体叶片的影响 | 第53-54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幼苗的影响 | 第54-56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幼苗的影响 | 第54-55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 第55-56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 第56-5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第56-58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8-5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59-62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5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 | 第5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 第59-62页 |
第四章 糯玉米对烟嘧磺隆的抗性生理机制 | 第62-76页 |
·烟嘧磺隆对于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烟嘧磺隆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63-65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65-67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质膜的影响 | 第67-70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68-70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70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POD活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71-74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73-74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 第76-84页 |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的遗传分析 | 第76-77页 |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77-80页 |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77-79页 |
·目标区段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79-80页 |
·对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80-84页 |
·目标区段新标记的开发 | 第80-81页 |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81-84页 |
第六章 糯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定位区域内候选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4-94页 |
·抗烟嘧磺隆基因定位区域内序列ORF预测及结构域功能预测 | 第84-86页 |
·预测候选序列与已克隆抗性基因的同源性 | 第86-88页 |
·抗烟嘧磺隆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88-89页 |
·候选序列表达蛋白的结构预测 | 第89-94页 |
·候选序列表达蛋白的二级结构 | 第89-91页 |
·候选序列表达蛋白的三级结构 | 第91-9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4-102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第94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 第94-95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95-96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 第96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96-97页 |
·烟嘧磺隆对糯玉米生理机制的影响 | 第97-99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靶标酶ALS活性的影响 | 第97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97-98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98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98页 |
·烟嘧磺隆对玉米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98-99页 |
·抗烟嘧磺隆基因的遗传与定位 | 第99-100页 |
·抗烟嘧磺隆基因的遗传分析 | 第99-100页 |
·抗烟嘧磺隆基因的定位 | 第100页 |
·定位区域内候选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