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抗战时期江津白沙文化区研究
1919年广东省长更迭风潮及“三罢”运动研究
中国经济研究会研究(1932-1937)
中共华北根据地解放区狱政管理研究(1938-1948)
1935年汉江流域特大水灾及其救济研究
《纽约时报》对日本侵华的报道研究(1931-1937)
伪满时期满洲后裔的生存状态
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地方民主政权建设研究
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江浙战争研究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抗日斗争及意义
出版与救国--神州国光社研究
国民党中条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
近代中国妇女组织(团体)研究(1919-1949)
抗战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文化建设研究
胡适“好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天津工人运动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地理与人口国情调查实验
《现代评论》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民众运动关系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工作--以保育机构为中心
湘西苗疆抗战动员研究(1936-1938)
广西战时兵役动员研究
长征时期的宣传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论抗日战争四次襄阳会战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族政策研究
延安时期的漫画改造研究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考察--以“三八”节纪念活动为中心
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慈幼事业研究
经世与救国: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宣传活动--以《经世战时特刊》为中心
抗战期间美国援华体系的建立
日本遗孤问题探究
中美合作所与中美军事技术合作探析
抗战时期湖南仓储研究
抗战时期国统区城市失业问题研究--以重庆为中心
中央苏区的科技传播及其当代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佃富农问题研究
理解的同情:外界对中央苏区的评介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论以日本刀为中心的战争宣传和动员
抗战时期重庆难民救济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征地制度及运行研究
苏北根据地抗战文艺研究(1940-1945)
论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的武装复国运动--以光复军在西安的活动为中心
1941-1947:美国对华政策及其影响
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
被边缘化的腹地:近代南阳盆地社会变迁研究(1906-1937)
五四时期吹响的社会主义“集结号”--中国早期几大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