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流亡学生的安置(1937-1945年)
抗战时期中日在安徽的物资争夺
国民政府与东京审判研究
抗战期间的大成纺织染公司
国货运动背景下的山西“造产救国社”研究
1930年代有关山西“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以《新农村》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日军占领期间太原市民日常经济生活
中国农民银行西安分行农贷研究(1934-1945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社会建设研究--以社会部的设立与运作为中心
《滨江时报》广告视野中的哈尔滨社会生活
救国会与民主运动之关系研究(1936-1949)
河南红枪会研究(1913-1953)
抗战时期天津银行公会与日伪的金融统制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根据地乡村借贷关系研究
罗伯特·威尔逊与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
南京大屠杀幸存中国军人研究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政治剿共研究
1945-1949年中国民主人士美国观研究
1941年-1949年间江西大庾县禁烟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沪早期报刊研究(1920-1922年)
民国时期上海理发师群体研究(1911-194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转运业及其群体研究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成就的宣传研究--以《解放日报》为中心
陕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研究(1919-1949)
陕甘宁边区社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三个选择”的教育观
寻觅记忆:抗战时期的奉化孤儿院(1941-1945)
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演变述论
现代新儒学文化兼容性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训政与禁烟新政研究--以1929年前后的江安轮运土案为中心
近代广东官办水泥企业研究(1905~1949)
战后广东省会计事业研究(1946-1949)
抗战时期广东国统区合作运动研究
1927-1937年安庆公共卫生研究
20世纪初至抗战前徽州近代教育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对中东路事件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
抗战时期重庆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
四川美丰银行研究(1922-195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七七纪念活动研究
山西特殊统一战线研究
抗战时期第一次全国生产会议述评
新疆抗日捐献运动(1937-1945)
四川省合作金库研究(1936-1942)
抗战时期重庆机器工业同业公会研究
鲍罗廷与中国国民革命
1923年“彭允彝事件”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粮食管制政策研究
“增税”与“节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筵席捐探析(1928-1949)
战后国民政府黄金政策及实践研究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