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艺术史
明代仕女画述略--兼论仕女画所体现的文人情怀和明代市民精神
赵佶与工笔花鸟画
温肇桐及其美术史论研究
刘海粟早期美术思想解读
“海派前期”绘画研究
明代墨谱《程氏墨苑》图像传播的过程与启示
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研究
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
印象派在中国的接受与误读
北方草原民族游牧主题绘画的创作实践与研究
十八世纪中国传统肖像画与肖像画学著述研究
迟暮的玫瑰--爱尔兰艺术家杰克·叶芝研究
日本当代油画的研究与分析
“真景山水”与“南宗”的共存--朝鲜后期“仿古”实践中的权力
“土山湾孤儿院美术工场”研究
唐宋之际“吴家样”传承研究
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
走向“正规”--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研究
展示与销售--民国前期美术展览的文化性与市场性研究(1912-1937)
“宣和体”及北宋宫廷花鸟画与诗的相关性研究
印度尼西亚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绘画收藏研究
缔造“乌托邦”--哈罗德·泽曼(Harald Szeemann)六十及七十年代主题展策划研究
晚清广州外销画的贸易、生产及订件
晚清苏州潘家书画鉴藏研究
从董其昌看文人画的审美意趣之平淡之美
浅析18世纪韩国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清初黄山画派进行比较研究
从伤痕到乡土--1976-1985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性意识
西方美术史学中的现代中国画
古代俄罗斯圣母像艺术解析
文徵明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关系
美术馆与商业的合作关系研究--以美国的美术馆和中国的民营美术馆为例
乾隆皇帝对女画家陈书作品的鉴藏及其原因
显性的图像与遮蔽的话语--重读高更塔希提时期作品
应时而变·利行合一--“恭王府藏品”与溥心畬研究
合群开蒙--20世纪早期中国西画社团研究
《艺林》杂志研究
“意”与“物”--日本当代具象绘画研究
表征与指认--潘玉良艺术中的性别隐喻
清代广州外销画中的岭南民间风貌研究
历代祭祀性民间祖影像考察
梅清“晚期”画风再认识
古韵今风--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中式家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跃然纸上的世俗生活--探悉宋代婴戏画
宋代绘画中的“墨戏”研究
中国新表现主义的精神价值
“文革”河北省美术出版物浅探--以河北美术出版社为例
倪瓒绘画艺术研究
论宋代画论中的“气”
苏轼文人画思想研究
盛唐时期人物画研究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