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与工笔花鸟画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赵佶生平 | 第9-10页 |
| 第二章 繁荣平稳的时代催生尚文之风 | 第10-12页 |
| ·赵佶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 | 第10页 |
| ·北宋时期社会文化环境 | 第10-12页 |
| 第三章 五代北宋以来花鸟画的崛起对赵佶的影响 | 第12-15页 |
| ·黄筌和徐熙对赵佶的影响 | 第12-14页 |
| ·其他花鸟画家与赵佶 | 第14-15页 |
| 第四章 赵佶的工笔花鸟画成就以及影响 | 第15-23页 |
| ·关于现存赵佶作品的可信度的个人看法 | 第15-16页 |
| ·赵佶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 第16-19页 |
| ·精工富丽的唯美追求 | 第17-18页 |
| ·气韵生动、格调高雅的水墨工笔 | 第18-19页 |
| ·赵佶对工笔花鸟画的突出影响 | 第19-23页 |
| ·“应物象形”的空前真实(即写生) | 第20-21页 |
| ·融诗入画的清丽婉约——绘画的文学化 | 第21页 |
| ·穷理尽性的传承与领悟——法度的严谨 | 第21-22页 |
| ·诗、书、画、印结合的开始 | 第22-23页 |
| 第五章 赵佶所主持的宣和画院及“画学”的开创 | 第23-33页 |
| ·宣和画院 | 第23-30页 |
| ·宫廷画院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23-24页 |
| ·宋徽宗与宣和画院 | 第24-30页 |
| ·画院画家待遇地位的提高 | 第24-26页 |
| ·花鸟画的兴盛——宣和(院)体画的高度成熟 | 第26-30页 |
| ·画学的开创及其意义 | 第30-33页 |
| ·画学的创办 | 第30-32页 |
| ·意义 | 第32-33页 |
| 第六章 由赵佶所引发的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一些思考 | 第33-37页 |
| ·当代工笔花鸟画应该重视写生 | 第33-34页 |
| ·严谨——治学之道 | 第34-35页 |
| ·灵活——艺术之源 | 第35-3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作品获奖 | 第40-41页 |
| 附录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