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穷愁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李德裕生平及《穷愁志》创作背景 | 第11-19页 |
第一节 李德裕生平及功业 | 第11-14页 |
一、 元和十二年(817)之前 | 第11-12页 |
二、 元和十二年(817)至开成五年(840) | 第12页 |
三、 开成五年(840)至会昌六年(846) | 第12-13页 |
四、 会昌六年(846)至大中三年(849)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穷愁志》的创作背景 | 第14-19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二、 身世背景 | 第15-16页 |
三、 唐代古文运动的影响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穷愁志》的主题分析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批判黑暗的政治势力 | 第19-21页 |
一、 批判昏庸的君主 | 第19-20页 |
二、 批判奸佞的臣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抒发哀切的身世之悲 | 第21-25页 |
一、 身世悲切的委婉表达 | 第21-24页 |
二、 身世悲切的原因总结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描述君明臣贤的政治理想 | 第25-31页 |
一、 《穷愁志》描述了理想中的君主标准 | 第26-27页 |
二、 对为臣之道的独到体会 | 第27-31页 |
第三章 《穷愁志》的艺术特色 | 第31-39页 |
第一节 简而有法、曲情事理 | 第31-33页 |
第二节 言辞峻杰、气势雄健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翻空出奇、议论精深 | 第35-39页 |
余论 | 第39-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