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象征主义与新文学死亡主题的发生--以《新青年》为考察中心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西方象征主义死亡主题的引入及表现第12-20页
 一、西方象征主义作品中“死亡”的出现第12-13页
 二、西方象征主义作品死亡情境营造的条件第13-15页
 三、西方各国象征主义作家的死亡观第15-20页
  (一) 西方各国象征主义作家及其死亡观的介绍第15-17页
  (二) 《新青年》中象征主义死亡观的介绍第17-20页
第2章 《新青年》死亡主题的萌芽第20-31页
 一、《新青年》死亡主题的基本特征第20-22页
  (一) 呈现解放自由的死亡第20页
  (二) 呈现神秘荒诞的死亡第20-21页
  (三) 呈现残酷冷漠的死亡第21-22页
 二、《新青年》死亡主题的表现特征第22-31页
  (一) 善于使用象征传递死亡信息第22-26页
  (二) 惯用通感的手法第26-28页
  (三) 随意组合意象第28页
  (四) 营造荒诞梦境第28-31页
第3章 新文学死亡主题的发生第31-45页
 一、传统文学中的死亡观念第31-33页
  (一) 乐生恶死的儒家思想第31页
  (二) 生死皆苦的佛家思想第31-32页
  (三) 生死豁达的道家思想第32-33页
 二、新文学死亡主题发生的契机第33-34页
 三、新文学死亡主题从模仿到探索的转变第34-45页
  (一) 《新青年》中模仿象征主义死亡意象表现手法的作品第34-37页
  (二) 《新青年》后探索象征主义死亡意象表现手法的作品第37-45页
第4章 新文学死亡主题的意义第45-51页
 一、派生出了虚无和荒诞的死亡第45-46页
 二、反思了存在主义下的死亡第46-48页
 三、催生了革命背景下的死亡第48-51页
结语第51-53页
注释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洛阳诗歌研究
下一篇:清代笔记中的小说史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