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到艺术的成功实践--新秧歌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 新秧歌剧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二、 新秧歌剧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第一章 秧歌的起源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新秧歌剧的发展成熟 | 第16-36页 |
一、 新秧歌剧与新秧歌运动 | 第16-18页 |
二、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 | 第18-20页 |
三、 新秧歌剧的分类 | 第20-29页 |
1.反映农民生产生活 | 第20-24页 |
2.反映部队生活 | 第24-28页 |
3.反映阶级斗争 | 第28-29页 |
四、 新秧歌剧的特点 | 第29-32页 |
1.集体创作的方式 | 第29-30页 |
2.改造二流子的典型主题 | 第30-31页 |
3.雅俗共赏 | 第31-32页 |
五、 新秧歌剧兴起的原因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新秧歌剧的消亡 | 第36-42页 |
一、 《白毛女》的出现 | 第36-37页 |
二、 《白毛女》成功的原因 | 第37-39页 |
三、 新秧歌剧衰落的原因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新秧歌剧的影响和价值 | 第42-45页 |
一、 对政治的巩固作用 | 第42页 |
二、 对其他文艺形式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三、 一次成功地实践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书籍 | 第46页 |
论文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