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23页 |
一、 论文的选题源起 | 第8-10页 |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材料 | 第10-12页 |
三、 本题相关文献记载与研究综述 | 第12-22页 |
四、 论文创新意义 | 第22-23页 |
第一章 秦始皇与秦朝文学 | 第23-52页 |
第一节 秦始皇文学观念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3-32页 |
一、 秦始皇立朝前秦国的文化渊源 | 第23-27页 |
二、 立基树德,政统学说对秦始皇文学观念的濡染 | 第27-30页 |
三、 着眼政治,重视文学政教实用功能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秦始皇对秦朝文学的影响 | 第32-52页 |
一、 秦始皇对诗歌的影响 | 第32-38页 |
二、 秦始皇与“焚书坑儒” | 第38-42页 |
三、 秦始皇与秦民间谶谣谚 | 第42-45页 |
四、 秦始皇与秦朝说唱辞 | 第45-52页 |
第二章 秦二世与秦朝文学 | 第52-59页 |
第一节 秦二世时期的文学观念 | 第52-54页 |
第二节 秦二世的文化专制对文人心态与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54-59页 |
第三章 秦朝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 第59-64页 |
第一节 秦朝皇帝与秦朝文学的关系特点 | 第59-61页 |
第二节 秦朝皇帝影响秦朝文学的原因及文学史意义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8页 |
附录一 秦始皇之“德”研究—兼论秦博士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68-76页 |
一 秦始皇注重修德并以此为治国策略核心 | 第68-73页 |
二 秦朝博士设立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崇德 | 第73-76页 |
附录二 秦朝文学作品辑录 | 第76-86页 |
附录三 秦朝文学作品存目 | 第86-87页 |
附录四 迄今秦简出土情况简表 | 第87-8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4-95页 |
后记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