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苏轼园林文学研究
巴金的儿童文学翻译美学思想研究兼评《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译本
骈文论说功能的解析
王国维《人间词》研究
段成式《酉阳杂俎》研究
论古代文学观念中的“丽”
网络文学阅读研究
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
归有光文学散论
翻译家卞之琳研究
刘勰的应用文写作理论
“昭君出塞”在元明清时期的文学讲述
伟大的捕风--论周作人的国民性思考
论俞平伯诗文的禅理趣味
论田汉译著的本土文化特色
林纾翻译小说的译介学研究
论刘向刘歆的文学创作及其文学观
数字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生存方式
宣鼎文学创作研究
何立伟作品修辞研究
柳宗元旅游美学思想研究
用艺术为心灵加“油”--论丰子恺文画
“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
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
历史在这里沉思--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研究
中国新文学集体创作研究(1928-1976)
论“红色经典”在新时期的接受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移情现象和移情说--兼及与西方移情的比较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
《史记》与《汉书》中的复仇事象对比研究
《诗经·国风》与中州地域文化
《万历野获编》文学史料类纂考辨
生死皆不朽:从《史记》人物生死抉择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文心雕龙》隐喻结构研究
现代性蜃楼:文化怀旧氛围下的“三十年代上海”意象
论张爱玲的诗人气质与诗性表达
《文心雕龙》“赞曰”研究
论胡适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复杂性
一九九六中国文学理论新变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
《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研究
论《国语》的语言
论龙应台作品的启蒙主义思想
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黑奴吁天录》个案分析
20世纪宋玉研究的得与失
陆机的交游与文学创作
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研究
为大中华,造新文学--论胡适的科学理性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走进被遮蔽的文学游戏世界--以1933年的文学游戏研究为例
现代文学史观及其书写实践研究
上一页
[207]
[208]
[209]
[210]
[2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