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评点者与创作者的互生共存--以杜濬与李渔为例
钱澄之文学研究
清代江南艺文家族研究
叶圣陶:在文学与教育之间
瞿秋白的文艺思想与文化领导权
“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
《清人文集别录》研究
矛盾·观念·文体--三十年代周作人之研究
沈从文文艺观的道德考察
《国语》研究
带镣铐的舞者与爱的歌者--丁玲与冰心的晚年创作心态比较
明末吴江叶、沈两大文学世家的女性文学创作
记忆与创伤--“伤痕文学”新论
走向跨文化人格:林语堂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
先秦寓言故事探微
《中国》与1980年代文学
西方视界中的中国近三十年文学
沈从文书信研究--生命的潜流及探寻
《史记》与复古派盟主王世贞
桐城派古文理论与《史记》
论沈从文的启蒙姿态
司马迁、班固法制观比较研究
唐修《晋书》中的历史叙事与小说叙事研究
论秦汉刺客与刺客文学
清初滇遗民文学研究
巫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神秘性研究--以《穆天子传》《越绝书》《吴越春秋》为例
十七年人学思潮论争的回顾与反思
对闻一多诗歌翻译形式探索的研究
作为“Renaissance”与“新潮”的《新潮》--《新潮》研究
改写理论视角下清末民初《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译及其对《霍桑探案集》创作的影响
新月社诗歌翻译选材研究
辽金元时期北方民族汉文创作研究
《史记》对四大名著的叙事影响研究
唐寅研究
林云铭《庄子》评点研究
艰难的出路——沈从文与现代传媒(1922-1929)
《文子》道论思想新探
苏辙史论文研究
走进五四“发舒意见”的时代论坛--《新青年》一到六卷《通信》研究
我把‘正业看得很神圣--论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性视野下的五四文学与新时期文学比较论
情感与理智:作为批评的两极--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
论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作
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
寻根文学思潮新论
朱熹的文学复古思想研究
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性别叙事的传承与变迁--以《白蛇传》为个案的研究
王安石政论文研究
论蒋湘南的文学思想
《文心雕龙》“味”论解析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