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文学散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动机 | 第9-10页 |
·归有光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前人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 | 第11页 |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第2章 归有光思想态势 | 第13-24页 |
·以儒立身 | 第14-19页 |
·“立一世之功”的人生抱负 | 第15-16页 |
·“惠泽及人”的为官之道 | 第16-17页 |
·孝悌恭敏的为人之道 | 第17页 |
·“事关天属”的为文之道 | 第17-19页 |
·兼有道释 | 第19-22页 |
·以道安心 | 第19-21页 |
·笃信因果 | 第21-22页 |
·思想态势与文学的相互影响 | 第22-24页 |
第3章 归有光诗歌研究 | 第24-42页 |
·归有光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25-29页 |
·反映社会风貌 | 第25-27页 |
·反映人生态度 | 第27-29页 |
·归有光诗歌艺术特色 | 第29-33页 |
·绘色绘色 | 第29-31页 |
·章法自由 | 第31-32页 |
·“谅可追孟韩”的整体风格 | 第32-33页 |
·归有光与唐顺之诗学联系 | 第33-42页 |
·唐宋兼宗 | 第33-35页 |
·以经为本 | 第35-36页 |
·“独出于胸臆”与“直摅胸臆” | 第36-38页 |
·“率口而言”与“率意信口,不格不调” | 第38-42页 |
第4章 归有光散文的审美特征 | 第42-52页 |
·“一唱三叹”的审美艺术 | 第42-44页 |
·“事关天属” | 第42-43页 |
·悲喜交织 | 第43-44页 |
·“恻然有隐”的审美情感 | 第44-49页 |
·顺逆难料 | 第45-46页 |
·悲悯不禁 | 第46-48页 |
·生死无常 | 第48-49页 |
·余韵无穷的美学形象 | 第49-52页 |
第5章 归有光的文学影响 | 第52-63页 |
·归有光与王世贞关系考述 | 第52-58页 |
·自悔说对归王关系的影响 | 第53-54页 |
·从异趋到水乳的归王学术关系 | 第54-55页 |
·由性情谈到的归王关系 | 第55-56页 |
·现实中的归王关系 | 第56-58页 |
·归有光对钱谦益诗学的影响 | 第58-63页 |
·钱谦益与归氏家族交游考 | 第58-59页 |
·钱谦益与归氏门人交游考 | 第59-61页 |
·归氏对钱谦益的影响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A 震川文集初本诗歌卷 | 第69-75页 |
附录B 归震川先生未刻集诗歌卷 | 第75-80页 |
附录C 重订归先生诗集考异全卷 | 第80-84页 |
附录D 个人简历 | 第84-85页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