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金宋元易代时期文人的行为选择及其心态分析
当代北京城市书写的乡愁诗学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旅英作家的英语书写与民族想象
正中书局的新文学出版研究(1931-1949)
俗文学中的观音本生故事文本研究
李先芳诗文研究
郑伯奇文艺思想研究
南朝荆州文学研究
江淹作品典故研究
《墨庄漫录》文学批评研究
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文化形象研究
李健吾文艺批评思想研究
明代顺天府、河间府作家文集考论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虚无思想流变
宋代《庄子》文学阐释与接受研究
论史铁生作品中的现代性悲剧
由《风俗通义》看文学与风俗的关联
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研究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非虚构文学研究
“物”的视角:《长物志》中的文人审美趣味研究
庄子的表达困境与文学自觉
口传叙事与权力话语--以“农山论志”与“陈蔡论道”为中心
创伤体验与文学救赎--李娟散文研究
叶燮诗文理论中的“识”范畴研究
明代文学葫芦意象的象征意涵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2016)评析
《左传》晋国赵氏执政卿形象研究
论李欧梵《上海摩登》对“上海现代性”的建构
《花的原野》头条作品研究(1950-1990)
《左传》子产形象研究
《〈史记〉评注读本》研究
从《伊犁河》(1979-1999)看新时期伊犁文学的发展
《左传》卜筮文化研究
苏颋文研究
张裕钊诗文研究
若即若离--王鲁彦创作与左翼文学关系考论
论韩侍桁的文学批评
宋代文论与书论审美范畴的融通研究
《吴越春秋》叙事艺术研究
新时期以来女作家的审母意识研究
毕自严《石隐园藏稿》研究
游移于京派与左翼之间--师陀创作研究
延边汉文文学批评的发展
佛学思想对魏晋中期文学审美的影响
朱有燉的审美思想研究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风骨”
刘知几《史通》文病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的王安石文学研究
《左传》国野叙事研究
“右派”自传体叙事文本研究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