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荆州文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7-9页 |
一、荆州的建置沿革简述 | 第7-8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第8-9页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南朝荆州地域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南朝以前荆州文学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南朝荆州文学的研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南朝文人出仕荆州及其荆州书写 | 第13-31页 |
第一节 南朝文人出仕荆州的背景 | 第13-22页 |
一、荆州的地理交通条件 | 第13-15页 |
二、荆州政治地位的变迁 | 第15-17页 |
三、荆州:南朝文人聚集的重心 | 第17-22页 |
第二节 南朝重要文士的荆州书写 | 第22-31页 |
一、鲍照:将羁旅荆州的经验移植于边塞拟作 | 第22-25页 |
二、谢朓:在荆扬对照中抒发危惧之情 | 第25-27页 |
三、萧绎:直把荆州作故乡 | 第27-29页 |
四、庾信:命运巨变后的痛苦回首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南朝荆州诗研究 | 第31-47页 |
第一节 南朝荆州之西曲歌 | 第31-36页 |
一、西曲流行于荆州的原因 | 第31-32页 |
二、西曲是荆州生活之写真 | 第32-34页 |
三、西曲的传播与南朝诗风的转变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南朝荆州之宫体诗 | 第36-41页 |
一、宫体诗起源于荆雍地域 | 第36-37页 |
二、如真似画:荆雍宫体诗的美学追求 | 第37-40页 |
三、荆雍武人集团的崛起及其对宫体诗的传播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南朝荆州之边塞诗 | 第41-47页 |
一、南朝荆州边塞诗的类型 | 第41-44页 |
二、身在荆州心在汉的边塞想象 | 第44-47页 |
第三章 南朝荆州文研究:以萧绎文人集团创作为例 | 第47-60页 |
第一节 萧绎文人集团中的荆州成员构成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萧绎文人集团的荆州辞赋创作 | 第48-52页 |
一、闲情小赋类 | 第49-50页 |
二、叙梁亡述身世赋类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侯景乱后江陵政治骈文论略 | 第52-55页 |
一、侯景乱后江陵政治骈文的内容 | 第52-53页 |
二、侯景乱后江陵政治骈文的书写方式 | 第53-55页 |
第四节 荆州萧绎文人集团的文学观 | 第55-60页 |
一、梁代文坛的主流文学观 | 第55-57页 |
二、荆州萧绎文人集团以新变为主导的文学观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