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奇文艺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郑伯奇的文艺活动 | 第8-9页 |
二、郑伯奇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三、研究思路、结构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郑伯奇的大众化文艺思想 | 第16-36页 |
第一节 大众化思想来源 | 第16-22页 |
一、大众化的启蒙 | 第16-18页 |
二、大众化的论争 | 第18-22页 |
第二节 郑伯奇大众化思想的内涵 | 第22-29页 |
一、普洛文学的大众化 | 第22-26页 |
二、大众文学的普洛化 | 第26-29页 |
第三节 郑伯奇大众化思想的表现 | 第29-36页 |
一、小说创作的大众化 | 第29-32页 |
二、戏剧电影的大众化 | 第32-34页 |
三、文艺期刊的大众化 | 第34-36页 |
第二章 郑伯奇的文艺创作观 | 第36-53页 |
第一节 文艺创作中的“自我” | 第36-44页 |
一、创作中的“自我” | 第36-41页 |
二、“自我”的表达 | 第41-44页 |
第二节 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人生 | 第44-53页 |
一、对“理真”的艺术追求 | 第45-48页 |
二、突显时代精神与个人命运 | 第48-53页 |
第三章 郑伯奇的文艺批评观 | 第53-75页 |
第一节 批评者的地位与使命 | 第53-61页 |
一、批评家的创造者地位 | 第53-59页 |
二、批评家的历史使命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大众化的批评标准 | 第61-75页 |
一、大众立场与社会批判 | 第62-67页 |
二、内容与审美的大众化 | 第67-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